第12版:军营文化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坚持主流价值取向 打造军营文化品牌
“拜兵”才是真正的文化自觉
兵种变化一堂课
“纸微博”走红新训队
军营“墙”文化助官兵成长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2-04-12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军营“墙”文化助官兵成长

    蔡心良 李志福

    走进成都军区某坦克修理大队,走廊外、宿舍旁、楼道里,一面面微笑墙、优点墙、格言墙等成为道道亮丽风景,官兵在这富有特色的“墙”文化氛围里健康快乐成长。

    微笑墙——快乐多一点,烦恼就会少一点

    【镜头回放】:李尉是该大队勤务汽车连上等兵,作为独生子,父母对他期望非常大,总是为他安排好一切,入伍前,只有和朋友在一起,无拘无束才会感到快乐。来到军营后,还是受到种种约束,每天面对站岗执勤出公差搞训练,觉得十分枯燥乏味,没有任何值得开心的事。2010年3月,连队将平时工作训练生活中官兵开心的一刻,记录下来制作成微笑墙。走廊里突然多了这么一道墙,战友们都在围观,自己也不由得凑上去,突然发现,一张特别灿烂的笑脸挂在墙上,照片的主人公竟然是他自己,原来这是在训练间隙,被班长的一个笑话把全班逗乐时的情景。从此以后,每天经过楼道,都忍不住去看一看自己的和战友的笑容。渐渐地李尉越来越爱笑,他发现和战友们一起训练一起摸爬滚打其实很开心,部队的生活也很精彩,现如今,他不仅自己保持阳光的心态,而且对于那些有烦恼忧愁的战友主动靠上去做工作。

    【官兵感言】政治处主任向小红:微笑是最美的名片,快乐自己的同时,也感染着他人,自微笑墙制成以来,官兵关系、兵兵关系和谐了许多,部队中流行这么一句打油诗:用心笑一笑,烦恼只得逃,记住开心每瞬间,忧愁再也不烦扰。

    优点墙——自信多一点,自卑就会少一点

    【镜头回放】:张高明是该大队机加工队下士,2002年父亲去世,过早承担起照顾弟弟和妹妹的责任,由于家庭困难和学习也不太擅长,为了供弟弟妹妹上学,他辍学打工。入伍后与同龄人相比,觉得什么都不如人,很自卑。2010年5月,大队为强化和完善正激励教育机制制作优点墙,每名官兵必须找出自己的优点,让大家学习。这让张高明着实为难了一阵,最终鼓起勇气问战友,“不怕吃亏,踏实肯干”没想到在战友眼中这就是他的优点。自己的优点上了墙,他既高兴,又忐忑,从那以后,经常来到墙下驻足品味自己的优点,不断提醒自己发扬优点,更加努力,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的付出,得到了领导和战友的更大认可,自己也更加自信。作为广东人的他,平时钟爱粤语歌曲,在战友的鼓动下,开始积极参与文体活动,结果又给官兵带来欢乐和愉悦,于是今年的优点墙上他又多了一条优点:为人热情,唱歌好听。

    【官兵感言】指导员陈国良:用人之长,天下人人可用,我们发现放大官兵的优点,就会觉得其实每个战士都非常不错,而且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也会变得更加自信从容。

    格言墙——信念强一点,迷茫就会少一点

    【镜头回放】:张利华是该大队修理二队上士,直招入部队后,从事过光学观瞄仪器修理,到过炊事班,搞过电器维修,但觉得每项工作都不适合他,也不知自己能干什么,之所以选择军营,是因为部队工作相对稳定。工作中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参加学习时,认为雷锋、苏宁等典型的先进事迹,他学不来,也不想学。基于这些观点不是个别,大队着力挖掘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以鼓励和带动官兵激情干事业的劲头,于是把他们的座右铭制作成格言墙挂到楼道里。张力是个上等兵,但被挂到格言墙上供官兵学习,这触动了作为上士的张利华,比自己年龄小、学历低、职阶低的上等兵都如此有信念,他开始反思自己,于是他开始默默用劲,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努力实践操作,他有了自己的格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想不行都不行!踌躇满志地等待着下次荣登格言墙。

    【官兵感言】上等兵赵万鹏:人无信念百事废,若有信念定有成,新兵第一年浑浑噩噩的就过来了,第二年定要奋马扬鞭,兑现入伍时对父母的承诺,无愧于军旅人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