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01版
消费者对全新的小米报以了最热烈的拥抱,更形成了米粉俱乐部、同城会、粉丝群等线下活动。与传统手机更不同的是,小米的七大创始人会走下神坛来到米粉中间,还会通过米聊、小米论坛、微信等方式与米粉直接互动。洪峰说:“我们做得越来越好是符合用户呼声的结果,因为用户给我们提出了很多的希望和要求。小米获得成功是依靠粉丝的意愿和想法,这是很重要的。”
“以前摩托罗拉研发手机是一个封闭的过程,而小米是跟米粉互动。我每天要花很多的时间,通过米聊、微博得知米粉的需求和意见。”周光平说,目前他们已解决了米粉提出的几百个提议或者建议,“我们小米手机2/3的软件是设计师自主设计的,1/3是米粉在网上投票、建议形成的设计。”
而黎万强介绍说:“我们是全民客服,每个员工都会跟米粉互动。我们是快速开发,如果不懂用户需要什么,那么,你怎么去做呢?”
“我每天在微博上回答超过100个问题,很多米粉是我亲自服务过的。所以,我不相信小米做不好服务。”雷军说。”
卖货:饥饿营销vs过度销售
4月6日,配合小米两周年的庆典,公司开放的小米手机10万台网上预订,6分05秒“秒杀一空”。
而根据小米早前的习惯,瞬间秒杀之后,便是漫无限期的等待。虽然小米公司多次声称不是吊人胃口使用饥饿营销,但是苦苦等待的网友仍指责小米照搬苹果的饥饿销售方式。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小米手机的销售数据“水分很大”,实际真正接受用户预订数量可能不足其宣传的1/10。
对此,雷军回应道:“我们已经全力在生产,销量真的是远远超出了大家的预期。我曾经有一次发誓不再道歉,但是结果又道歉了。所以我觉得米粉的热情,淹没了小米所有的努力,给电商部门也增加了巨大压力。”
实际上,小米手机货源问题一直备受质疑,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以小米不到2亿元的实际总资本,第一批投入5亿元完成需求量有些不太现实,即使小米能够通过银行借贷缓解一部分资金压力,但所带来的风险实在太大。显而易见的是,小米的实际运作模式应该是:付部分资金给代工厂—生产一批产品卖掉—回笼资金—再付部分订金给代工厂,如此循环往复。这样操作缓解了短期内大批量的投入造成公司的资金链断裂。
从这样的层面上看,小米手机面临的也许不是饥饿营销表层的问题,而是货源不充足带来的过度销售的困境。有关业内人士认为:“产品未出,生产没有底的情况下,把自己置于关注中心,又无法及时提供有品质保证的产品会适得其反。”
当小米手机的订货量远远超过预期时,浮出水面的是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面对外界质疑,雷军说:“当数以百万计销售时,我们内部举办了售后服务攻坚战的总动员,在28个城市办了小米之家,现在各地都在办小米同城会。我们覆盖了220个城市,340家售后服务点,我们已经有了370个客服坐席,接通率终于超过了90%。”
而此次和小米“联姻”的中国电信高管表示,他们看重的是,小米品牌和在电信2000元左右手机价格段的影响力,至于质量问题,他们认为小米在逐渐完善售后体系,以小米的创业历程和背后财力支持,这个应该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