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骆 珺 张越男
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文化交流与合作是中英关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英文化交流合作前景广阔。
刘晓明说,今天的中国,不但在经济发展上快步前行,也在努力建设文化大国、文化强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我国文化建设进入了黄金机遇期。而英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不但传统强项实力雄厚,创意等新兴产业也朝气蓬勃,值得借鉴。因此,中英文化交流合作前景广阔。
谈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即将对英国进行的正式友好访问,刘晓明说,这是新形势下深化中英了解与合作的又一次重要外交活动。
在访问英国期间,李长春将会见英国首相卡梅伦、外交大臣黑格等政府官员,双方将就进一步促进中英关系的发展深入交换意见。李长春还将出席中英一系列文化、经贸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并出席英中贸协举行的欢迎晚宴。
刘晓明说,李长春还将出席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这将是此次访问的一大亮点,同时他还将考察英国的孔子学院,支持和鼓励在英汉语教学。
“相信李长春同志此次访英将有力推动中英文化交流合作,促进中英关系的全面发展。”刘晓明说。
为期3天的伦敦书展将于16日拉开帷幕。伦敦书展是世界第二大国际图书版权交易会,今年中国首次以“市场焦点”主宾国身份参与。中国优秀作家、小说家、剧作家、记者、艺术家、演奏家、制作人和出版公司等将云集英国,举办300多场涉及多个领域的形式多样的活动,向世界呈现中华文化的魅力,也与英国及世界各国同行进行深度交流。
刘晓明说:“就在一个月前,中英共同庆祝了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40周年。40年来,两国关系不断实现突破和超越,逐步走向成熟和稳定。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今天,同为世界大国且互为全面战略伙伴的中国和英国,共同利益在扩大,合作意愿在增强。中英关系正站在新起点,面临新机遇。”
他介绍了近年来中英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丰硕成果。就在本月中旬,两国将在伦敦启动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刘延东国务委员和英国文化大臣亨特将共同主持交流机制第一次会议。这是继美国后,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第二个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它与中英之间现有的总理年度会晤、经济财金对话和战略对话机制并列,将成为中英关系另一重要支柱。两国还签署了《2009—2013中英文化交流执行计划》,就两国出版、表演艺术、影视广播、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制定了中长期交流与合作规划。
刘晓明说,中英文化交流合作项目每年达近百个,其中访英项目占60%。除了传统的演出和办展外,走入英国的中国文化项目日益高端、时尚。中国时装亮相伦敦时装周,中国电影参展英国电影节,中国书刊逐步走进英国图书市场,郎朗、李云迪等中国一流艺术家接连在英国举办高水平演奏会。(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