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专版
  标题导航
第二届北京阅读季启动
寻求“深水区”新突破
广西隆安“那”文化旅游节展稻作文化
艺术类毕业生:灵活就业为主流
嵩山少林武术博物院开工奠基
坦桑尼亚专家考察鄂尔多斯恐龙遗址
四川举办系列群文活动
在宗泽广场听京剧
对待文化遗产莫急功近利
“15分钟文化圈”幸福着马鞍山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2-04-17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求“深水区”新突破

    (上接第一版)

    文化“软实力”如何更上一层楼

    展望“十二五”,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在全国乃至全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如何才能更上一层楼?

    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认为,文化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除了体现在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上,更重要的是实现文化惠民和文化强国的大战略。

    多位文化界领军人物表示,深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企事业单位活力,目的是要生产更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高品质文化产品,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这既需要国家政策扶持,也需要建立有利于文化工作者深入社会生活的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新的良好环境。一些业内人士期待,“十二五”期间能够建立更加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财政政策研究基地主任傅才武教授分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需恰当处理好公益性与商业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文化领域的改革已触及深层结构,如与经营制度相对应的产权结构改革、与人事和福利制度相对应的权威性资源配置方式改革、与政府管理职能体系相对应的领导管理结构改革,将成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说,从更为宏观的视野看,文化体制改革要向纵深推进,需要教育、科技等领域的积极配合,这是一项综合性的大工程。文化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关乎民族与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改革本身也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寻求下一轮的突围时,改革还需依靠“教、科、文”协同合作的顶层设计,达到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目标。

    (新华社上海4月15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