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
本书对中国历史上历代文人的狂者精神,做了细致入微的表述和分析。从孔子的狂狷,到秦汉时代文人的狂直,再到魏晋士人的狂诞,李白为代表的盛唐诗狂则是魏晋南北朝思想的升华,明代走到了狂者精神的最高端。现代社会“士”虽然无狂,我们却看到了“狂妄之威”和“举国皆狂”,被作者列为“狂之两忌”。在作者的笔下,这些知识人独立的人格和学术精神栩栩如生。作者认为,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应该是以具备天地之正气为条件的。
(刘梦溪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4月出版)
《三十岁前的孙中山》
孙中山是广府人还是客家人?他的国学功底如何?檀香山4年的学习生活,对孙中山身心变化有何影响?孙中山自称其走上革命道路是由于香港念书时所受到的影响,这些影响到底是什么呢?1895年广州起义,号称有“决死队”三千人,为何未举先败?国际知名的孙中山研究学者、英国皇家历史学院院士黄宇和将这些问题一一厘清。通过大量史料以及对细节的深入研究,本书最终解答了孙中山如何走上革命道路这一历史问题。
(黄宇和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4月出版)
《加缪,一个浪漫传奇》
本书是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网2009年度最佳回忆录之一,既是一部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缪本人刻画细腻的传记,同时又是一篇感情真挚的回忆录。本书讲述盛名背后的加缪:一位出身卑微却浑身洋溢着激情的法国后裔;一位迷恋众多女性的情圣;一位身染肺结核却终生寻找更真实表达声音的作家。揭开其文学巨匠这一华丽的面纱,加缪究竟是何许人?作者伊丽莎白·豪斯早在年轻时即对加缪一往情深,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位作家,豪斯开始了她对加缪生前私人生活的探索之旅——加缪常去的巴黎的咖啡馆、纽约的街道、普罗旺斯的乡间别墅,以及约见他生前的朋友和家人。
(【美】伊丽莎白·豪斯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
《白垩纪文学备忘录》
本书内容既有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的评价,也有对古典作家和经典名著的细读和全新阐释,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展示了媒介与科技高度发达时代的文学境遇。以“白垩纪文学备忘录”为名,是因为作者认为,在媒介与科技发达的今天,文学的语言这个奇异的“物种”,或许会像白垩纪的恐龙一样濒临灭绝,但它同样会以特殊的形式混迹于新的语言和符号世界,并在其中播撒文学的基因。
(张柠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
《寂静之道》
在这个浮躁喧嚣、竞争激烈的时代,科技的发展让人们的视野更广阔,然而内心的安宁和幸福感似乎变得遥不可及。本书收录了希阿荣博堪布对现代人的困惑和烦恼所作的开示,从一个佛法修行人的角度,解读该如何对待宝贵而短暂的生命,如何面对烦恼重重的生活。本书不但涵盖了“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这样的终极命题,也包括了如何处理负面情绪、人际关系这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对于有兴趣了解佛教的读者,这本书里也完整地介绍了因果、缘起等基本理论以及修行的内容、方法,并解答了在学修佛法的过程中常见的疑问和误区。
(希阿荣博堪布 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4月出版)
《混大成人》
本书是电影导演宁浩和电影专家林旭东的长篇对谈录。宁浩在书中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疯狂的石头》等电影幕后的故事,还有他对于电影和艺术的看法。全书第一部分讲述了宁浩青春期的故事,以及他放弃美术、从事电影的曲折过程。随后几章则按照宁浩所有6部作品拍摄的先后顺序,由导演本人逐一介绍其拍摄背景和创作理念。关于上映无期的《无人区》和即将上映的《黄金大劫案》,书中也有详细介绍。
(宁浩 林旭东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