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埃及特约记者 汪 碧
4月10日,第七届“大使杯”说汉语、讲故事比赛决赛在埃及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多功能厅举行。中国驻埃及大使宋爱国、驻埃使馆文化参赞陈冬云及多位外交官、埃及多所高校的中文系主任等出席了当天的活动。
比赛现场座无虚席、热闹非凡,400多名埃及各大高校的拉拉队队员和观众将会场挤得水泄不通。据介绍,本次比赛的主题是“感受中国文化”,参赛的14组选手分别来自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开罗大学等6所高校以及两所孔子学院和开罗中国文化中心汉语班。比赛分为讲故事和自荐拉票两个环节,选手们在限时5分钟内,先讲述有关中国文化的小故事,然后再随机抽取一组词,现场进行自我介绍。
参赛选手带来的故事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既有《愚公移山》、《梁山伯与祝英台》、《十二生肖的故事》等脍炙人口的中国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也有《我的中国缘》、《汉语的烦恼》等一些发生在身边的有趣感人的小故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选手为了活跃现场气氛、增强故事的感染力,在PPT制作、音乐、道具、服装等方面颇下工夫,力争让自己的表现锦上添花。
开罗大学中文系的沙可云讲述了自己与汉语老师之间的故事《玉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和饱含深情的讲述深深地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该节目获得了96.2分的好成绩,夺取了本次比赛的桂冠。据悉,她将在今年参加由中国文化部举办的为期两周的“中国之旅”奖学活动。
开罗大学孔子学院的俞灏明带来的《中国很行》幽默诙谐,通过妙趣横生的讲述和展示,让大家在笑声中意识到掌握汉语多音字和形近字的重要性。
开罗中国文化中心汉语班的哈桑所学专业是会计学,但是凭借着对汉语的浓厚兴趣和对中国文化的无限热爱,他长期坚持来中心汉语班学习汉语。此次与埃及各大高校中文系学生同场竞技的他,讲述了自己在学习汉语过程中与一位中国阿姨之间的感人故事。最终,哈桑不负众望地获得了本次比赛的三等奖。
一年一度的“大使杯”说汉语、讲故事比赛是开罗中国文化中心的品牌活动之一。2011年,因埃及局势问题而暂停一届。比赛活动多年来一直秉承“弘扬中国文化,传播中华文明”的宗旨,为埃及青少年提供展现汉语水平和自我风采的平台,受到了当地民众的热心关注和广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