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理论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我谈《续琵琶》
这一天的书香,永远
央视打造“全新22∶30”文化品牌
山西永济首届诗歌文化节“鹳雀楼杯”




 中国文化报 >  2012-04-24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一天的书香,永远
——世界读书日随想

    高  昌

    4月23日,不过是一年里的1/365,但因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为世界读书日而变得不同凡响。营造书香浓郁的精神氛围,推动学习型社会的积极建设,激发全民读书的可贵热情……这一天,书香弥漫,春意盎然,令人格外感动。

    读书,已经成为这几天来的一个极其热门的公众话题。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宣传活动,我国也有不少的政府部门和图书馆、出版社、书店、学校等在组织各种有意义又有趣味的公益活动。仅笔者任职的报纸,近几天就连续报道了很多纪念这个特殊日子的丰富多彩的新闻消息。

    为什么设立世界读书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议设立这个读书日,是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另据资料记载,世界读书日来源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一个传说: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勇士乔治只身战胜恶龙,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赠给乔治的礼物是一本书。从此书成为胆识和力量的象征。4月23日成为“圣乔治节”。节日期间,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居民有赠送玫瑰和图书给亲友的习俗。的确,书籍是胆识和力量的象征,也可看成智慧和知识的象征,可以看成美和爱的象征……读书的重要性,常常被人们提到一个仰之弥高的位置。比如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可是,我们为什么读书呢?我认为这是一个当前颇有现实意义的严肃课题。

    古代皇帝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在教导人们为千钟粟、颜如玉和黄金屋去读书。现在也有不少的人果真是为了个人的名利二字而读书。他们把读书当做晋身的台阶,当做发财的捷径,蝇营狗苟,扰扰攘攘,最后把书香变成铜臭。

    正因为读书目的的模糊和迷茫,才会有某世界冠军的惊人之论:“读书有什么用?我觉得人活着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现在我打球有钱挣,挺好的。”可是,试问冠军同志,读书的目的,或者说人生的目的,如果仅仅是为了您自己个人“挺好的”生活,那么,您心灵的天地是不是太狭小了呢?

    说到读书,我首先想到的是周恩来和高尔基的两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民族崛起、为人类进步而读书,这是让我非常赞赏和敬仰的两种阅读态度和读书目的。“无数颗火焰的心,在生命的磷片上轻轻划过;无数颗光明的种子,在大地的渴望里四处撒播……”读书使人明智,使人成长,使人走出那些狭小的空间和沉重的羁绊,使人睁开眼睛看天下。

    一个只想着为自己而读书的读书人,是没有什么出息的。世界读书日,我愿重复周恩来和高尔基关于读书的这两句名言,与热爱读书的朋友们共勉。

    这一天的书香,永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