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艺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让交响乐成为城市文化的名片
叶小纲获古根海姆奖
国家京剧院携“春平爱心”再行动
茶歌茶舞助阵平利“茶之旅”文化节
歌剧《假面舞会》回归原版
声声鹤鸣在舞中




 中国文化报 >  2012-04-24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鹤鸣湖》进京演出
声声鹤鸣在舞中

    舞剧《鹤鸣湖》剧照

    本报驻黑龙江记者  张建友

    4月14日、15日,由黑龙江大庆文化体育旅游集团精心打造的大型舞蹈诗剧《鹤鸣湖》在北京天桥剧场上演。

    《鹤鸣湖》是由大庆歌舞剧院历时两年半、投入800多万元创排的,以生态为主题,反映大庆从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宜居城市转型的一部作品。2008年6月成功首演后,经过三次大的调整、修改、锤炼和提高,该剧已在北京、哈尔滨、大庆等地演出超百场,受到广泛好评,并在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评比中脱颖而出,获3项大奖。

    生态之舞: 舞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鹤鸣湖》分为《序》、《鹤祥》、《魔厉》、《灵爱》、《共生》、《尾声》几幕, 通过贯穿始终的4个“人物”——庆、母鹤、小鹤、魔,表现了“百湖”传奇。其中,庆是善良、友爱、奉献、人类良知的化身,母鹤是自然、生灵、母爱的化身,小鹤是生命、希望、未来的化身,魔是邪恶、荒火、干旱、污水、饥饿、严寒的化身。石油人化身的庆,在苇海中放飞青春,与鹤群和各种生灵朝夕相伴,一派和谐的景象。恐怖、邪恶的魔企图破坏、毁灭这片美丽的苇海,毁灭这里所有的生灵。庆与鹤群联手抗争,拼死保护刚刚诞生的小鹤蛋。最终,庆为了挽救小鹤的生命与魔同归于尽,在涅槃中永生,世代守卫着这片祥瑞、安宁的“湿地泽国”。

    《鹤鸣湖》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段,以表现主义为美学追求,创作理念贯穿写意、唯美、传奇之意,展示文明与愚昧、善与恶的斗争。该剧不谈环境污染,而是以人与自然的处境,以人与生灵的对话,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人类共同主题。保卫家园的群体意识、呵护生命的人本意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意识、和谐进步的文明意识贯穿全剧。

    创新之舞: 舞出唯美新视觉

    《鹤鸣湖》的舞美设计,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如在刚一开场时,一个十几米长的翅膀慢慢升起,为了使这部舞剧达到完美的舞台效果,通过多媒体电脑灯制作的特技效果,营造出蓝天、白云在翅膀上“行走”的感觉。庆在苇海里裸游那一段情景,也用多媒体电脑灯的光在舞台上做出水的感觉,非常逼真。唯美、动人的画面,由远及近,在不断变幻中组成和谐、祥瑞的泽湖世界,给观众以非凡的视觉效果。

    舞美设计在节奏上把握得比较好,避免了让人产生冗长和沉闷之感,使人觉得坦诚、唯美。同时,翅膀、猎枪以巨大的抽象形态呈现,对人类是一种强烈的震动。该剧服装道具的设计也摆脱了地域性,服装形象塑造突出随意性,以朴实、现代的造型,塑造出富有旺盛生命力的现代年轻人形象。该剧还以舞台布景“外化心态”,全剧色彩的调配以单纯的色调为主,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适时地变化色彩。

    格调之舞: 全新思维凝聚主题

    在剧情上,《鹤鸣湖》强调“中国舞剧样式”的建构,试图用现代意识的舞蹈语言方式、舞台空间营造的奇幻情境来表达该剧的理念。简洁的戏剧结构、诗化的纷繁意象,勾勒出唯美、幻想的泽国。

    《鹤鸣湖》在舞蹈内容上,花草树木、仙鹤等经过舞蹈编导的创造、融汇,运用于舞剧之中,塑造出丰富多彩的舞蹈艺术形象。

    舞蹈中动与静交替出现,鹤舞姿造型的塑造也是挺拔向上、飞翔凌空,手部的折腕、聚指,再现了鹤的头部形象;臀部后撅、腰部下塌、颈部前探等体态,以及曲折线条为主的运动态势,胸、颈部的波浪式拱身,塑造了鹤这一鸟类动物的舞姿造型,同时也刻画了鹤追求和平、安静、祥和的审美倾向。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