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富而思进 展文化时代潮流之锐进而图强




 中国文化报 >  2012-04-24
放大 缩小 默认
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富而思进 展文化时代潮流之锐进而图强
——东莞市塘厦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镇剪影

    农民工黄焕礼和歌唱家阎维文同台演唱《母亲》。

    高品位设计的塘厦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大楼。

    塘厦镇独具特色的图书馆、演艺馆。

    2011年塘厦镇第七届读书节系列活动之“墨颂书香”现场书法比赛。

    整洁有序的塘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

    《王牌游戏》在塘厦演艺馆揭开神秘“面纱”。

    城市一级景观大道——塘厦迎宾大道。

    精彩纷呈的塘厦镇科苑城企业职工趣味运动会。

    享受幸福甜蜜的一家三口。

    本报记者  宾  阳

    东莞市塘厦镇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面积12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4万,新莞人50万。2004年,国家统计局评选的全国千强镇,塘厦名列第五。最近十年,塘厦镇的GDP从2000年的36.4亿元增长为2011年的195亿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

    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塘厦镇领风气之先,富而思进,富而思文。新世纪以来,塘厦镇乘十六大、十七大东风,把文化发展提高到城市发展战略地位,推动文化发展繁荣。镇党委、镇政府不断增强推进文化建设、促进经济文化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自觉性,结合当地实际,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镇的奋斗目标。在推进全镇经济、城市、生态和社会建设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的创新思路,全面加强镇区各项文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实绩,实现了全镇经济文化的跨越式发展。

    日前,记者来到塘厦镇,深入各个层面,试图为读者呈现塘厦精彩纷呈的发展新动态和幸福和谐的文化新生活。

    剪影之1

    小镇音乐剧走出国门,捧回大奖

    2011年8月16日,北京东方松雷音乐剧发展有限公司与塘厦镇人民政府正式签约,东莞(塘厦)音乐剧创作生产基地挂牌成立,东方松雷蝶之舞音乐剧剧团正式入驻塘厦镇。 

    东方松雷蝶之舞音乐剧剧团正式入驻塘厦,这不仅是塘厦镇全力打造文化强镇、建设“音乐剧之都”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塘厦成立东八音乐创意园区后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创作基地成立后,将充分发挥塘厦演艺馆设施设备的优势、整合北京松雷聚合艺术资源和艺术投资的优势,采取“政府扶持、项目办团、企业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运作模式,每年创编推出1部或1部以上的音乐剧作品,以东莞塘厦的名义在国内外巡演和参赛参评,并力争创建东莞市第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而早在2010年底,塘厦就联合东方松雷音乐剧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共同制作推出了莞产音乐剧作品《爱上邓丽君》。该剧充分整合了国内外一流的编剧、作词作曲力量,邀请了美国百老汇一线导演、编舞和音乐总监联手打造,自2010年12月30日在香港成功举行全球首演之后,相继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近70场次,受到全国各地观众的喜爱和追捧,成为继《蝶》之后又一部影响遍及全国乃至世界的精品音乐剧。2011年7月,《爱上邓丽君》剧组远赴韩国参加第五届大邱国际音乐剧艺术节,荣获第五届大邱国际音乐剧节最高奖项DIMF特别大奖;9月赴我国台湾参加2011年“北京台湾文化节”,4天连演5场,场场爆满,受到台湾同胞的热捧,更被誉为2011年“京台文化节”最亮曲目。

    2011年12月15日,在东莞玉兰大剧院,由塘厦音乐剧创作基地出品的大型魔术音乐剧《王牌游戏》,拉开了第三届中国·东莞音乐剧节的帷幕。这是塘厦镇出品的第二部大型原创音乐剧。在此之前,《王牌游戏》已在塘厦镇演艺馆试演8场,数千名当地的音乐剧爱好者已先睹为快。目前,这部剧目已开始全国的商业巡演。

    剪影之2

    想唱就唱,“越唱越红”

    “想唱就唱,敢唱就红,越唱越勇,越唱越红。”这是塘厦镇一个名叫“越唱越红”歌唱大赛的广告语,对东莞乃至珠江三角洲爱好唱歌的外来工而言,可谓人尽皆知。

    这项可以零门槛报名参加的歌唱大赛是塘厦镇活跃群众文化、实施“共享文化阳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镇的一项文化民心工程,是全国特色广场文化活动。

    自2006年开始,坚持每年举办一届的“越唱越红”歌唱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5届,每届大赛持续8个月以上,参赛人数高达1.2万多人,共举办各项赛事、巡回演唱会等系列品牌活动约300场次,直接受惠人数260多万人次。

    大赛以参赛对象创新、赛制策划创新、赛区设置创新、运作方法创新、筹资渠道创新、表演模式创新“六个创新”先后被评为“东莞市十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全国特色广场文化活动”,被誉为“北有星光大道,南有越唱越红”。

    2010年,大赛被纳入东莞市文化暖流系列活动之一,走进黄江、桥头等10个镇街企业,举办了10场次的精彩赛事;2011年,“越唱越红”歌唱大赛成功设立塘厦镇、大朗镇、桥头镇、石龙镇、虎门镇5个赛区,举办海选、周赛、月赛、季度赛等达80场次以上。

    大赛以历时最长、场次最多、参赛人数最多、观看人数最多、活动场所最灵活、经费开支最少六大特色,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选拔出一大批优秀的本土歌手,影响力遍及全国。

    剪影之3

    文化惠民看得见,摸得着

    从社区文化活动到演艺馆上演芭蕾舞剧、音乐剧,从“越唱越红”、电影下乡到文化艺术节、体育节。不管是从覆盖面还是从纵深度,塘厦镇的文化惠民工程带给市民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换句话说,塘厦的文化惠民让人“看得见、摸得着”。

    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中,塘厦镇力争在最大范围内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近年来,塘厦镇委、镇政府以打造文化强镇为目标,充分利用累计投资达3.5亿元建设的塘厦体育馆、城市展示馆、图书馆、演艺馆等文化设施,成功打响了“越唱越红”“名家名画展”“打工歌曲”、文化艺术节、体育节、高博会等文化品牌,并先后承接举办了多场国家、省、市级展演和赛事活动。目前,全镇共建有文化广场24个、图书馆(室)25个、主题公园21个,各企业、各文化协会社团纷纷以此为载体,开展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在活动的覆盖面上,塘厦兼顾社区、企业和市民,不仅有立足于行政中心塘龙广场与花园街中心广场的“广场舞”“K歌活动”“文艺演出”等广场文化活动,还有面向各社区的“流动电影展播”等活动;在活动的内容上,既有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龙狮麒麟闹元宵”等传统项目,还有充满现代文化气息的“科技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在活动的形式上,不仅有本土的文艺演出,还邀请了国内外一流经典剧目来塘厦公演。

    剪影之4

    文化地标随处可见

    塘厦演艺馆——高雅精品艺术的演绎殿堂。塘厦演艺馆内设大剧场,拥有1280个座位,有先进的舞台设备、灯光音响,其配套设施既能满足镇内外大型室内文艺活动的需要,又适合开展中、小规模的综合型文艺活动。能引进综艺演出、音乐会、演唱会等各类高雅、高水准的文艺节目以及专题报告会、讲座等高规格、高品位的学术交流活动。它是东莞市镇一级最高标准的演艺中心。

    塘厦图书馆——打造“书香塘厦”的新平台。塘厦图书馆总计藏书量20万册、年订购报纸50种,期刊200种。全馆有阅览座位200多个,馆内设有总服务台、综合阅览室、少儿图书室、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音乐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培训室等功能室。拥有开放灵活的藏、借、阅、查一体的新型服务体系,经常引进及举办各类高水平的文化讲座、报告会、读书节等活动,为读者提供文化交流、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城市展示馆——是展示塘厦的“文明之窗”。塘厦城市展示馆整个展馆4层,一层改革开放成果展,二层塘厦产业经济展,三层艺术博物馆,四层塘厦故事展。四层展馆系统生动地展示了改革开放30年来,塘厦从农业大镇到现代制造业重镇,产业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光辉历程和社会经济建设所取得的瞩目成就,以及塘厦昔日的民俗民风、农村现代化的辉煌历程,是集宣传、教育、咨询、娱乐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展览场馆。

    广播电视大楼——东莞东南部“传播中心”。塘厦广播电视大楼是东莞市东南部设施最为先进的新闻传播中心之一,2006年12月投入使用,其演播室面积超过300平方米,播控机房、采编室面积均在80平方米以上,拥有小型演艺厅、多个新闻演播室、制作间、发射塔、采编播设备超过9套,广播电视和有线电视网络的调控设备等,数字化比例达100%,每天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

    塘厦体育馆——全民健身休闲场所。塘厦体育馆2007年10月正式开馆,是东莞市乃至广东省功能最为完善的体育场馆之一,设有标准配套的篮球场、健身房、游泳池、训练场及办公区,可容纳观众约5000人。体育馆投入使用以来,承接了多场国家级、省级、市级体育赛事,成为东莞东南部最大的体育中心。

    塘龙广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塘龙广场是塘厦配套设施最完善的广场之一,周围设有喷水池、凉亭、石凳、花圃、草坪、路灯、林荫带、休闲走廊等设施,是集文化娱乐、休闲运动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广场,成为塘厦镇广大群众业余生活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剪影之5

    村村有广场,个个有特色

    至2011年底,塘厦镇共有24个文化广场,实现村村有广场。其中塘龙广场、花园街中心广场为全镇举办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塘龙广场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花园街中心广场占地面积为1.8万平方米。

    为搞活广场文化,本着“一社区一广场”的目标,镇、村两级按照4∶6的比例出资建造。按照“一社区、一广场、一品牌”的思路,镇文化部门不断加大社区特色广场工作指导,成功培育出平山“太极拳广场”、花园街“舞蹈广场”、莆心湖“K歌广场”、莲湖“粤曲广场”等特色文化广场,镇、村(社区)两级每年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晚会、广场集体舞、流动电影播放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超过1000场次,参与人数超过200万人次。

    去年以来,塘龙广场、花园街中心广场开展“幸福广场天天舞”活动,专门聘请舞蹈老师带领群众跳舞,每晚参与广场舞的群众多达三四百人,极大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了“月月有比赛、周周有晚会、夜夜有歌舞”的生动活泼新局面。

    剪影之6

    和谐生态造就幸福新生活

    说起塘厦,在以往,人们的第一印象常常是星罗棋布的现代化厂房。而如今,脑子里拂过的景象则可能已大不一样,其中,除了众多的文化地标建筑,肯定还少不了矗立在塘厦镇西南面的大屏嶂森林公园、被吉尼斯认定为世界最大的塘厦观澜湖高尔夫球会、原生态山水园林大钟岭湿地公园……

    6月16日,“2011国际文化旅游品牌节”在北京举行,塘厦镇被授予了“国际绿色生态旅游名镇”称号,成为广东省首个跨入“国际绿色生态旅游名镇”的镇街。这是继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中国绿色名镇”“国家园林城镇”“国际生态安全示范镇”等荣誉称号后,塘厦新添的又一项殊荣。

    而就在2010年12月,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首届世界生态安全大会上,塘厦镇被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组织授予了“国际生态安全示范镇”荣誉称号,成为我国首个跨入“国际生态安全示范镇”行列的城镇。

    这些荣誉的背后,是这座城镇多年来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营造出“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的宜居宜游优美环境的努力。

    塘厦的绿色生态旅游优势明显。目前,该镇区域性生态绿地达2318.02公顷,建成区绿地1666公顷,建成区绿地率35%,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899公顷,绿化覆盖率40.4%;建成区内公共绿地276公顷,人均绿化面积达15.6平方米,达到了国际人均绿地标准。

    同时,塘厦镇依托自身独特的“山、水、田、林”等自然资源,因地制宜,打造出具有岭南特色的城镇园林景观,绿色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业的龙头。全镇拥有12个天然湖泊和水库,平均每10平方公里就有一个天然湖泊或水库;建有文化公园、观光公园等40多个生态广场公园,平均每3平方公里就有一个生态广场公园,都是集观光、休闲于一体,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炉的综合生态休闲旅游景区。

    在塘厦工作生活的人们告诉记者,经济发展迅速,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生活丰富,生活当然幸福。

    链接

    ◆东八音乐创意园区

    2010年3月,由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塘厦镇人民政府联手打造的东八音乐创意园区在塘厦演艺馆正式挂牌成立。园区将做大做强原创音乐创意产业,致力打造粤港澳音乐平台。按照规划,未来将建立流行音乐产业链、乐器及配件生产线、音乐教育培训、音乐剧生产基地、音乐家之村等八大功能区,周边还将配套文化产业步行街等。

    ◆全国打工歌曲创作大赛

    自2004年开始,塘厦镇坚持每两年举办一届全国打工歌曲创作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4届,参赛者遍及全国各个省份,参赛作品从第一届的500份,到第四届的1166份,数量实现翻倍增长,质量一届比一届高,影响力也一届比一届大。第四届打工歌曲创作大赛首次联合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共同主办,颁奖典礼更由广东电视台全程录制播出,是组织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一届赛事。与此同时,组织举办Band原创音乐节、0769打工歌曲巡演活动等打工歌曲品牌推广活动近80场次,进一步提高了打工歌曲创作基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塘厦镇文化艺术节

    三年一届的“文化艺术节”是塘厦镇一场隆重的文化艺术盛会,至今已成功举办4届。文化艺术节,共分为文艺比赛、文艺展演、文化作品展览、美食嘉年华四大板块,集观、赏、玩、学、思、吃等于一体,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好戏连台,是人民大众自己的“节日”,每届吸引参与群众超过10万人次。

    ◆塘厦读书节

    自2005年开始,塘厦镇坚持一年举办一届读书节,至今已成功举办8届。每届读书节系列活动多达八大类20余项,项目紧密结合群众读书特点,把读书活动开进社区、开进企业、开进学校、开进单位,既有学习之家、阅读之王等先进评比,有征文比赛、书法比赛、朗诵比赛、故事大王比赛等文艺类比赛,还有周末讲坛、英语角课堂、少儿开心乐园等讲授互动类读书活动,广泛调动读者读书热情,每年参与观众高达20多万人次,在全镇营造了“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的良好氛围,读书渐成新风尚。

    ◆石鼓水龙油画村

    水龙村位于塘厦镇石鼓社区,因油画家聚居被称为“油画村”。目前,共有20多名全职画家落户石鼓社区水龙油画村,其中不少扎根塘厦、安家落户近20年,每年创作、绘制各类油画上万幅,作品远销国内外。最近几年,塘厦镇政府和社区先后投入400多万元,从创作基地建设、画家们生活工作条件改善等软、硬件上,着力将石鼓社区旧市场改造成为集创作、交流、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型油画创作基地。

    数说

    10年来,镇、村两级共投入5.7亿元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文化设施占地总面积40.8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3.5万平方米;共建有镇级文化场馆4个、文化广场24个、主题公园21个、村级图书室21个、村级博物馆14个、老人活动中心22个、村级文艺活动室7个、青少年活动室19个。镇、社区两级每年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晚会、广场集体舞、流动电影播放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超过1000场次,参与人数超过200万人次,形成了“月月有比赛、周周有晚会、夜夜有歌舞”的浓厚的文化氛围。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