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美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韩美林:没有文化的文化最可怕
心底的光明
不可或缺的庞薰琹
2012新写实油画展开幕
白雪石艺术学校落户大别山
崔广五百岁画展在京举办
“信步大别山”徐州开幕
中华世纪坛展出中国古代卧具艺术
第三届中国农民书画展启动
河北美术馆展示“龙行天下”
卞青油画“无中生有”




 中国文化报 >  2012-04-24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底的光明
——观谢欣中国画有感

    家山清辉(国画)  谢 欣

    薛永年

    在谢欣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西方的,谢欣受业的学校,不管是在南京美专,还是在中华艺专,不管是在重庆中国美术学院,还是在其他学习过的单位,显然受到了来自西方的透视、色彩、造型技巧的良好训练。他画山水,处理空间关系与古典的不一样,他有自己独特的角度,重点突出,很有情调与激情。另一方面是传统的渊源,表现为笔墨与思想境界。他早年仿古人,笔墨是严谨的,学“四王”、黄宾虹等,下了很大功夫。近10多年来,他的画气韵生动,一气呵成,视觉冲击力强,画里洋溢着一种活泼的生命气象、一种升华了的精神境界。令我们想象不到的是,谢欣老先生越是年纪增长,他的画反而越年轻了。概括力加强,删繁就简,大气磅礴。

    谢欣早年投身革命,解放初因胡风案受牵连,后来又在“反右”运动中划为中右,一生坎坷。但是,他始终热爱祖国。他的画里没有任何阴暗与怨恨,而是充满了生机、活力、热情和光明。可见在老先生心中,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是表现心底的光明,是抒发玄远灵明的精神境界。

    谢欣晚年的作品整体感觉鲜明,更善于剪裁取舍。《黑夜茫茫燃星火》,中间树林染成黄色,将上下部分间隔开,同时与下面松树上的黄色字体相呼应,突出树上刻出的“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这一崇高境界;《柱托苍穹笑飞雁》与《钻石吟》似是由诗引发创作灵感,画面山石底气连贯,松树姿态生动活泼,手法夸张,构图新颖别致;《飞来峰》突出了山峰动态,腾云驾雾,不仅画得随意,而且融进了先生洒脱率性的情调;《家山清辉共照君》采用了一般人难以驾驭的灰调子手法,用淡墨表现月夜下那种静如水洗、静如天簌、欲显还隐的朦胧景观,体现了对家乡的怀念;《绿崖飞瀑》用的是青绿重彩,用笔哗哗一刷,那种飞流直下的感觉凸显在眼前;还有那《万岁九州龙》中的黄河,从昆仑之约,蜿蜒弯曲,一泻千里,赋予了中国龙的意蕴,表达了对祖国深沉的爱恋与敬畏之情。

    谢欣晚年的画将西方因素和中国传统合而为一了,且手下的笔墨全放开了,中国的特点、中国的精神、中国的笔墨,大大加强了。谢欣先生年届九十,但在他的作品里可以看出,他的气力还很足,精神还很旺盛,画越来越注重体现大气象、正气感,一气呵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