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产业与市场·动漫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参考
  标题导航
微 动 漫
《解码外国动漫》:关注外国动漫的微观运营
动画片《淮南子传奇》诠释古典名著
图片新闻
项目与资本,在这里相逢
走出一小步,期待一大步




 中国文化报 >  2012-04-25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 动 漫

    观点

    漫画要观念,不要概念

    @大鱼说漫画

    有朋友为连环画感到惋惜,我也觉得惋惜:那么好的功底,而且已有一个巨大的读者群,当时只要稍做创新,迈出一小步,做一下形式上的调整,不就是日本那种连环漫画吗?可惜没有。如今,仍有当时的连环画家强调自己与那类漫画有本质区别,这不是抱残守缺又是什么呢?

    要知道,观念永远都比概念重要。如果谁要为漫画制定一个概念,那是徒劳。漫画没有任何概念,你认为某一幅画是漫画,它就是漫画,甚至你认为一个人、一张桌子、一头牛是漫画,它们也是漫画。这正是漫画牛气的地方。

    给孩子做动画,要有父母心

    @黑匣子陈廖宇

    孩子都喜欢吃糖,但父母不会随便给孩子吃;好动画片孩子一定喜欢,但孩子喜欢的不一定就是好动画片。总有些人把“孩子喜欢”当王道挂嘴上,我说:给孩子做动画片,要有父母之心,“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适用所有行业。

    我们以前的一些动画片在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上有问题,并不是教育功能有问题,但现在一谈到动画片的教育功能,就被看成老古董,“就一娱乐呗,干吗那么沉重深刻”云云。我们为什么总爱干泼洗澡水连孩子一块儿泼掉的事呢?

    制作如买房,营销如装修

    @莲羊

    做动画就像买房子,倾尽全力买了个毛坯房,结果没钱装修了,只能挂点布帐铺点瓷砖,浪费了大好空间。好多人做动画把大部分资金都放在了前期制作,到后期宣传时所剩无几了。漫画也是如此。

    一部好动画(漫画)作品的问世,应该有配套的宣传策划、完善且规范的市场,否则再好的作品也无人知晓。和以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不同,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大家每天浏览的信息量是以前的数倍甚至数十倍,要在这样的状态中崭露头角,没有好的宣传营销手段可是不行。

    作品

    《丫丫和土豆》:漫画变电影

    @inside

    中国漫画家高佬的漫画《丫丫和土豆》将被改编成动画电影在法国上映。《丫丫和土豆》共4卷,讲述了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时一个失去了双亲的女孩的故事,在法国已销售4万册。动画电影《丫丫和土豆》由法国编剧Patrick·Marty改编,人物延续了漫画风格,将采用2D和3D混合的方式制作。

    《白雪翠荷》:“纯白”的单身职业女性

    @漫友金城

    《白雪翠荷》不是一部冲突激烈的作品。它以现在与过去两条线细密交织的笔触,描绘了女主角19岁与27岁发生的故事,从侧面反映了现代社会单身职业女性普遍的生存状态:独立、自信、以工作为傲,有些缺乏安全感……匆匆中蓦然回首,那人已不在灯火阑珊处,但敢于直面内心敢于改变,幸福就触手可及。与长篇《白雪翠荷》同步发售的,还有作者纯白的短篇集《夜航》,收录了《如果东京不快乐》、《女王号上的荷官》、《夜航》等19篇作品,近半都是首次发表的新作,题材丰富,情节引人,全面展现了纯白丰富、深刻而感性的内心世界,正如她自己所说——6年来,我写的最好的东西,都在这本书里了。

    (程丽仙整理自新浪微博)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