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湖湘文化·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参考
  标题导航
隆回:从“文化下乡”到“文化驻乡”
武冈奇石根雕盆景产业红火
耒阳上演“文明大舞台”
湖南当代水墨展在长沙开展
吊古抒怀赠知音
株洲攸县青少年活动中心落成
湖南省军区:军营文化助推兴武强兵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2-04-25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南省军区:军营文化助推兴武强兵

    湖南省军区官兵利用节假日到红军干休所表演文艺节目    卓 健 摄

    本报驻湖南记者  文  卫    通讯员  张  文  王希明  周  仁

    近年来,湖南省军区始终高扬文化大旗,着眼长远,把“筹建一座湖南革命军事博物馆、筹办一个湖南国防教育频道、办好一个国防教育网、完善建设一批国防教育基地、编撰一套湖南红色资源丛书、组建一支军事文化宣传队”为主的“六个一”工程作为重要推手,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助推富民强省和兴武强兵同步跃升。

    先进文化融入核心价值

    3年前,湖南省军区进行了一次基层文化现状调研,一组数据令人警醒:40%的基层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认为,文化就是“唱唱歌打打球,出出板报下下棋”;60%的人认为军营文化没有与时代同步,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和塑造力;部队文化工作在组织实施上存在理念落后、缺乏长远眼光等问题。这一结果引起了省军区党委领导班子的深思。

    “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不只是愉悦官兵,关键是要坚持军为兵,贴近官兵,融入官兵,引领价值追求,筑牢官兵精神支柱。”省军区党委随即召集所属部队师团营连级干部,分批集中培训,邀请军地专家举办专题讲座,使大家统一思想,自觉把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贯注到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全领域、全过程。

    警卫连战士李海洋来自山东沂蒙山区,家境殷实,入伍后却不思进取整天混日子。一场《支部建在连上》专题文艺晚会让他有了很大转变。连队特意安排他编排反映毛泽东少年时代生活的情景剧《东山少年》。在节目编排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段段精彩的台词,李海洋被毛泽东少年时代的坎坷经历和远大志向抱负所感染。后来,李海洋因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他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有幸在伟人家乡站岗放哨,更要珍惜机会,争当一名立志报效祖国、献身使命的好兵。”

    通过常态化开展“雷锋家乡学雷锋”“我助老区奔小康”“弘扬韶山精神、争当红色传人”等主题实践活动,以及参与重大演训、抢险救灾、维稳处置等任务,在实践中深化了官兵们的价值认同。

    去年4月28日,祁阳县大忠桥镇梅湾村4个村组被洪水围困,500多名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永州军分区和祁阳县人武部立即带领300多名民兵预备役人员,连夜前往救援。天黑雨骤,水流湍急,多数村民房屋进水1米多深,官兵们冒着水下障碍物掀翻冲锋舟的危险,打着手电,挨家挨户搜寻。深夜,水温不到4摄氏度,官兵们毫不犹豫地跳入洪水中,背着村民上了冲锋舟……

    今年3月25日,新晃兴隆镇太阳山发生森林大火,危及万亩森林安全。该县人武部组织500余名民兵预备役人员,在部长和政委的带领下奔赴火灾现场,冒着危险冲进了滚滚浓烟,衣服被刮破、头发被烤焦、手脚被擦伤也全然不顾,经过12个小时的奋战,最终将大火扑灭。

    军地共同绘制文化长卷  

    2月28日,湖南省军区机关会议室内格外热闹,几位地方书画家在泼墨挥毫。窗外漫天飞洒的细雨与室内浓浓的墨香相映成趣。省军区政治部领导介绍说:“这已是国内外知名画家今年第二次走进军营了,他们还收下了几个有潜质的战士为徒。”像这样的“送文化”活动每年在省军区部队就有100多场,培养了一批文化骨干,这是湖南省挖掘社会资源、军地文化共建的一个缩影。

    “咚、咚、咚”,鼓点起起落落,时重时轻;嘹亮的圆号声如裂帛,划破夜空;悠扬的萨克斯缠绵婉转,诉不尽参训官兵们的战友情谊。今年4月的一次演习前夕,一台由湖南某预备役师联合地方文艺团体共同编演的《沙场点兵》战地文艺晚会,仿佛使人置身于沙场,参训官兵心潮澎湃、斗志昂扬。演出情景令人热血沸腾,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而这样的军地联合晚会已成为该师每年演习中的一大特色。

    目前,湖南省军区和湖南省委、省政府已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军地文化共建活动的相关意见,建立了长效运行机制,明确了活动内容和军地双方责任;共建文化广场、办迷彩乐队、修文化长廊等。军地共建军营文化正在三湘大地稳步推进。

    湖南省军地把国防文化作为建设文化强省的契合点,出台了《关于加强国防教育宣传网络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构建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三位一体”国防教育宣传网络的具体措施。在《湖南日报》连续6年开辟《军旗飘飘》、《国防战线》专栏,进行国防宣传,每年“八一”期间,联手《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等品牌电视节目,制作与国防和军队有关的专题节目;携手湖南动漫产业基地,打造一批蕴含国防教育内容和军旅题材的动漫产品投放市场。

    “我握着你的手,你握着我的手,北风呼啸吹不断这滚烫的问候;你连着我心头,我连着你心头,冰天雪地冻不住这心中的暖流……我们众志成城,一起抗击冰雪,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仗……”2008年,湖南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冰冻灾害,湖南省军区组织10余万民兵预备役人员投入到抗冰救灾的主战场。为了反映官兵抗冰救灾的英勇事迹,湖南省军区政治部联合湖南卫视、湖南经视等创作了《心中的暖流》、《冰雪誓言》等歌曲,制作成MV,在电视台、电台等媒体上反复播放,激发了官兵的士气。2009年,湖南省委宣传部和省军区政治部组织省会10多家新闻媒体记者深入三湘军营采访报道,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国防文化热”……

    红色资源铸就文化品牌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前来参观毛泽东遗物馆,我馆共收藏毛主席文物和文献资料3.5万余件……”4月21日正值周末,参观湖南韶山毛泽东遗物馆的群众特别多,一位女讲解员热情大方的讲解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她就是韶山女子民兵宣传队队长彭艳。为了更好地宣传党史军史,湖南省军区专门成立了一支由32名女讲解员组成的民兵宣传队,她们被称赞为韶山冲的“百灵鸟”。 

    红色文化是湖南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湖南省军区把充分挖掘运用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品牌作为大力发展军事文化的重头戏。今年,他们积极统筹军地力量,把先进军事文化融入文化强省统筹中,在全省启动了“六个一”工程。

    湖南目前有国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00多个,省军区政治部联合省委宣传部,挑选60个具有代表性的基地作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基地。同时,依托全省国防教育网和湖南省综合信息网,定期发布和更新红色资源信息,为官兵学习提供方便。

    近几年,省军区还先后整理印制《亲吻潇湘红土地》、《精神家园——湖南红色资源巡礼》等14套系列红色读本,作为基层官兵进行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

    省军区还注重整合红色资源,参与制作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和《借问英雄何处》,把制作、宣传这两部电视剧作为挖掘红色资源的良机,专门安排人员查找整理革命史料,提供大量素材。同时,整体开发与电视相关的景点,每年“五四”青年节,组织官兵打背包徒步10公里,到橘子洲头举行演讲比赛;新兵参观第一师范、老兵瞻仰毛泽东铜像……这是湖南省军区不成文的规定。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熟悉的歌声回响在雷锋广场上空。2012年新兵起程的第一天,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人武部组织全体即将奔赴军营的新兵来到全国国防教育基地——雷锋纪念馆参观,在雷锋雕像前宣誓、听讲雷锋故事,引导新兵续写雷锋日记,做党的忠诚战士。

    红色文化已成为湖南省军区一个响当当的文化品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