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委托执法,加强农村监管
解决了中心城区的网吧违规经营问题,石当全又把目光瞄准了农村文化市场。
资兴是山区、库区,33万多名居民分散居住在广阔的东江湖畔,靠稽查队现有的力量实行24小时监控,显然是不现实的。农村文化经营单位分散在各个乡镇,点多面广,特别是偏远乡镇,网点稀少,而一根草绳上晾上十来本书刊的书摊又屡见不鲜,加上交通极为不便,仅往返就需要几天时间,无法及时处理群众举报和进行经常性的检查。
针对这些难题,石当全又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首先对农村网吧以合伙的形式进行整合,通过整合,降低了经营成本,减少了电脑终端设备。同时,通过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对乡镇文化专干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市场管理水平与能力。资兴市充分发挥乡镇文化专干的靠前优势,采取授权方式将市场监管职责委托给乡镇文化站,由其负责辖区内文化市场经营活动的立项呈报工作及日常检查、管理和对违规行为的现场检查、调查取证工作,但对他们的管理权加以限定,赋予日常监管职能,弱化行政处罚职能。为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执法能力,对其进行执法培训与考试,由市政府颁发行政执法证,以解决其执法身份问题。文化执法机构还采取跟班学习、以案促学、下乡指导等方式,帮助基层文化专干提高行政执法能力。
为解决跟踪管理乏力、乡镇文化站管理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石当全建议,在不违背行政审批制度的前提下简政放权,建立文化市场行政审批呈报制度,将农村文化市场项目的立项初审权赋予乡镇文化站,提升基层管理地位,让其根据本地市场发展规划和结构、布局,对申办项目提出初审意见报文化局审批、核准。几年来,文化局坚持将年画销售、音像、书刊等小型季节性临时摊点直接委托文化站核准备案,各站能合理运用初审权,本着扶持发展、合理布点的原则,积极引导和热心帮助文化经营者申办文化经营许可地,提供集中呈报、统一申领许可证一站式服务,同时建立基层管理档案,实行跟踪监督管理,较好地解决了农村文化市场网点审批和属地管理脱节的矛盾,调动了基层积极性,又方便了农村文化市场经营者的立项办证,特别是很好地解决了无证经营现象。
在提高能力与水平的基础上,实行委托执法,并将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纳入乡镇每年的综治目标考核。两招下来,资兴市农村文化市场活了、火了,同时也规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