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湖南实习记者 杨砚池
严肃而不失随和的赵荣军,饱含一腔热血,通过创办众森美术培训学校在市场上摸索打拼,最后“称霸”湖南,走向全国,向全国高等院校输送了2万多名优秀的美术人才,向社会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而现在他更是捧出了精心编织的文化产业之梦——打造岳麓科教艺术文化产业园。
求学下海,只因有梦
赵荣军出生在湖南双牌县一个偏远山村,从小就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因为家庭条件和教学环境限制,直到1996年的高考,仅接受过3年非专业美术学习的赵荣军才如愿考入了湖南师范大学,开始了他正式的“求艺”之路。
由于对美术的热爱,大学期间的赵荣军比其他同学更加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为减轻家庭负担,他半工半读,大二便承担起自己全部的学费和生活费用。还未毕业,赵荣军便有了投身美术教育事业的想法。“当时只想通过自己这几年所学的专业知识,让更多热爱美术的青少年学子学有所成。但由于没有任何经验,办学举步维艰。”赵荣军回忆起当时创办众森画社的情景时说道。
1999年赵荣军大学毕业,为了自己的梦想,他放弃了许多同学梦寐以求的大学教师的工作,毅然进入一家日资企业的设计部门工作,把众森画社的事业全权交给师弟打理。在公司里赵荣军虚心学习一切他认为能用于自己的美术教育事业的各种专业知识与管理经验,因为能力突出和态度专注,仅用2年时间,他便从普通员工一步一步升任至部门经理,享受副总裁待遇。2002年,下海求学归来的赵荣军将众森画社扩建为众森美术培训学校。
大思路创造大格局
赵荣军坦言:“办教育不能光凭一腔热血,更需要高超的管理技能,否则赔钱事小,误人子弟事大。”成立美术学校后,赵荣军将多年的教学经验与从公司里学来的管理经验融为一体,在湖南省美术教育行业内率先实施学校内部改革,推行班主任负责制,完善了相关的学科质量标准、奖惩条例和考核细则,制定了“严格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等一系列方案,健全了监管监测及评价制度和体系,从而形成了良性的内部竞争局面。
在狠抓教学管理的同时,赵荣军开始找寻企业与学校的衔接点。
赵荣军在新校区内开辟了让艺术家展示作品和进行艺术品交易的众森美术馆、承接动漫及片头制作的卡卡动漫工作室、承接影视制作的微界影视工作室和艺术家工作室。一系列有着浓烈商业气息的商务活动,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自然而然地把握住了艺术文化市场的脉搏。
教师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基础。赵荣军完善了师德考核奖惩制度,从制度上规范了教师的行为。以教室为依托,让教师在各个学科上全面开展教研工作,加强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一系列的学习培训和实践,使得教师教学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目前,全校共有教职工165人,是一支以湖南师大的教授、美术高考骨干教师及美院毕业的教师为主体的高素质教师队伍。2009年,湖南人民出版社主动联系赵荣军,希望众森美术学校能组织校内教师共同出版一本湖南省艺术考生的参考资料,这一请求与赵荣军的奉献美术教育事业梦想一拍即合,当年就出版了2009年《湖南省美术联考高分样卷评析》等3本系列丛书,获得好评,成为针对湖南省内美术联考的唯一的参考书。
目前,学校已由以前的100名学生发展到现在1500人,成为湖南省规模最大的美术培训学校。2011届毕业生二本上线率突破97%。
艺术村转型升级文化产业园
在谈到学校的发展蓝图时,赵荣军告诉记者: “我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产、学、研一体化,让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与市场接轨,打造一个综合性的岳麓科教艺术文化产业园。”
赵荣军回顾前些年的发展时说,随着高校的扩招,位于岳麓山一带的画室和艺术培训机构异军突起,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画室和艺术培训机构已达300多家,开设了艺术类高考全部的专业课程,从业教师达1000多人,年培训学生已超过5万人,每年有10亿的消费额。无论是机构规模、从业人员数量还是辐射面都已成为全国同类之最,已具备成为全国艺术界一个品牌的客观条件。但是,众画室和培训机构分布散乱,教学质量良莠不齐,政府管理难度大,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赵荣军对记者分析道,湖南的艺术产业发展与全国其他地区不一样,以广东为中心,南边的艺术产业园针对的是纯商业化的艺术品对外出口交易;而以北京为中心,北边的艺术产业园以纯创作为主。湖南位于中国中部,是个教育大省,在艺术产业上依托教育发展,专家、教授、艺术家大多都集中在高校、培训学校等机构内,要把这些艺术家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就要形成一个聚集区,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
目前,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岳麓艺术村已经成立。赵荣军说,艺术村将以众森为代表,以文化艺术创意为主题,发展成为内容涵盖文化休闲、图书音像、IT产业、艺术培训、创意产业、商贸旅游等六大产业的科教艺术文化产业园,辐射全省,影响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