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艺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晚秋》:一部注定被遗忘的电影
大时代中的微电影
动画电影《今天·明天》传授防震抗险知识
第二届北京国际微电影节启动
让主旋律在创新中发展
电视综艺节目急需文化内涵建设




 中国文化报 >  2012-04-26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主旋律在创新中发展
——影视制作人严从华谈电视剧《桐柏英雄》

    本报记者  党云峰

    电视剧《桐柏英雄》近日在北京开拍,该剧由曾制作《人间正道是沧桑》、《永远的忠诚》等佳作的国内知名影视制作人严从华精心打造。记者近日就主旋律影视剧创作、红色经典在市场经济中如何定位等问题采访了严从华。

    爱国题材都是主旋律

    “宽泛地讲,只要是歌颂真善美的作品就是主旋律的,但很多人对主旋律的认识不太一致,一般人心目中的主旋律都是‘高大全’性质的,从而把主旋律的内涵窄化了。”严从华说,他认为,除了英模人物、重大革命历史等题材,反映社会文明进步、改革开放成果、社会性话题、都市生活、青春励志的影视作品都是主旋律。主旋律会一直存在,因为时代会一直发展,英模人物的不断涌现使得主旋律题材永远不会被淘汰,但由于制作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中国主旋律题材的影视剧发展的步伐困难重重。

    特定的题材有特定的收视人群,严从华表示,很多有革命经历的人呼唤在艺术作品中重温他们的记忆,重现革命岁月,所以《桐柏英雄》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如今报纸、电视台、网络承载着传承文化的功能,应该把好的、先进的、不能忘记的东西呈现出来,让大家在怀念、学习的同时传承优秀传统。虽然可能会出现有些影视剧第一轮播放时没有打响、后来却红了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多是由于观赏者不同的审美观念造成的,无法避免。而这种时间差也表明,只要作品过硬,终会得到各界的认可和公平的待遇。

    “高大全”的另类解读

    据记者了解,《永远的忠诚》、《苦菜花》、《红日》、《人间正道是沧桑》等主旋律影视剧至今被人们奉为经典之作。严从华表示,《永远的忠诚》中的主人公沈浩讲人话、办实事,塑造出另一种形式上的“高大全”:演员的艺术表演能力在表演时被拔高,用大导演、大编剧、大演员提升作品质量,全方位考虑到各方感受。

    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桐柏英雄》作为十八大献礼剧,从筹划之日起就显现出赶超经典的勇气。严从华称,由于《桐柏英雄》的故事家喻户晓,又有同名广播剧和电影《小花》等作品先入为主,因此这次电视剧改编难度很大,他压力也很大。为在电视剧版《桐柏英雄》中成功塑造赵永生、何翠姑、赵小花等人物形象,严从华从2006年起就在策划打造这部红色大剧。剧本方面,严从华邀请到因《北方城郭》、《突出重围》、《英雄时代》等作品而多次获奖的知名编剧柳建伟,因《暖冬》、《小城故事》、《最后的敬礼》、《敌营十八年》等作品而为观众熟知的国家一级编剧刘晓波,曾执导《为了新中国前进》、《我的青春在延安》等剧的桑华担任该剧总导演。

    对于起用青年演员担任重要角色,严从华表示,这样做既是为了提携新人,也显露出他对该剧及制作团队的信心。他说:“当年拍摄《小花》的时候,唐国强、陈冲、刘晓庆都是新人。电影上映后,陈冲拿了影后,唐国强和刘晓庆火爆至今。我们这部作品也要培养几个新人,也要做到家喻户晓,也要拿奖,更希望有人把它奉为经典。”

    影视作品要有精神追求

    电视剧创作不同于电影,因其篇幅长,非常需要集体合作,对于背景信息丰富、思想性深刻的主旋律作品来说,更是如此。严从华说,为了较好地完成主旋律的宏大叙事,剧本多次征求电视台、导演、编剧、演员和专家的意见,从创意到开拍的两三年中,十几个人改了十几稿。

    说到电视剧《桐柏英雄》的风格特色时,严从华透露,相比电影《小花》,该剧收视元素多,设置了层层悬念,加重心理戏和智斗的成分,还会增加大的战争场面和武打动作。

    近期主旋律(重大历史题材)的文学、影视等作品收获丰富,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戏说、简化、歪曲历史等。如何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创作出兼具思想性、艺术性、真实性的作品值得文艺工作者思索。严从华表示,影视剧中的历史是编剧在讲话,只要有精神主题和可信度,加点笑料演绎一下是可以的,但如果丧失了一种精神意志就会变成可悲的,因为中国革命是有信仰的,不可肆意亵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