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军 樊 坤
周末晚饭过后,某部各营连俱乐部里,歌声不绝于耳,人气分外火爆。
“走,嗨歌去!”这不,在该部73分队,过去不善言谈的山西籍中士李大阳,这会儿兴致勃勃地与歌瘾十足的90后上等兵郗晶磊相约,一起去连队俱乐部准备激情放歌。
笔者也循声前往。一走进该连俱乐部,即被这里浓郁的练唱氛围深深吸引。但见被安置在连俱乐部前台中央,由崭新的音响、话筒、卡拉OK功放、2T硬盘、等离子大屏幕显示器和三位一体机组成的点歌系统,在此显得格外醒目。不少争相一展歌喉的歌迷发烧友们已经早早聚到这里,人人兴致颇为高涨,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有在点歌机触摸屏上忙着划拉点歌,有在一旁手握话筒候着伺机上阵,更有作为热心观众,坐在一旁的制式小凳上随着乐感轻声哼唱,并不时为自己喜爱的歌曲演唱送上热情的掌声和轰炸式的尖叫。
“瞧,我们的李大阳班长,过去一提唱歌嘴都哆嗦,现在用点歌系统练唱是越练越有感觉,越练也越有活力。”在现场组织活动的该连政治指导员包文虎用手虚掩着耳朵大声告诉笔者:“过去节假日安排活动,打球、下棋、玩扑克老三样,时间长了大家老感觉提不起兴趣。随后网络进班排,官兵们都为足不出户就能过把网瘾纷纷叫好。不承想,今年旅领导竟拍板斥资40多万元,购置了不少流行新潮的点歌系统配发连队,让地方KTV会所才有的娱乐硬件在部队落户扎根,使纵情嗨歌、发泄精力,不再成为地方大众专属和官兵的素日奢望,战士们别提有多乐和啦!”
确实,点歌系统落户部队,即对青年官兵产生了超强的吸引力。在嗨歌现场,往往是,这边一曲唱罢,方兴未艾,那边就已经有人迫不及待地赶上前去迎接话筒。
也难怪。“过去,听说不少在部队表现优秀的老班长回去找对象,即便人家姑娘请去唱歌,这些平时英气勃发的老班长们,要说唱《团结就是力量》还行,一见流行歌曲,霎时,魅力缺失,脖子弯得就跟问号似的。嘿嘿,现在有这平台,我可得未雨绸缪,抓紧给自己加加分喽!”在现场,刚随李大阳班长上来的郗晶磊,用浑厚的大嗓门唱完一曲《好汉歌》,看到笔者与包指导员聊得起劲,也即兴凑过来搭腔。
过去,在该部,类似唱歌演节目的机会,大凡老同志都有印象。每年除老兵退伍和重大节日外,一年掐指算算也搞不了几次。即使要搞活动献首歌,还得到处借光碟,仅有的几只话筒也就愈发显得很抢手。长期的局限导致上阵唱歌的总是那么几张老面孔,其他同志因为平时缺少机会练,就越不练越没自信,越没自信就越上不了场,时间长了,听到表态最多的就是那句客套话:咱没这艺术细胞,上不了大席!
现在,随着点歌系统的普及,使嗨歌亮嗓早已变得常态化。为切实发挥点歌系统的尽大效能,该部领导还要求宣传科组织专家对全体官兵进行发声识谱、科学用嗓等基础训练。同时,指定专人对歌库进行定期升级,增添新鲜曲目,以期与外界同频共振,适应不同官兵的喜好。
对此,该部政治部主任王正行表示:“部队紧跟社会发展潮流,用先进的文化表达方式,充实官兵的现实需求,使先进军营文化体系配置更加亲和官兵,并不断朝向多元化发展,功能效果不断朝向更高层次拓展,不仅是寓教于乐的基本要求所在,更是宣泄调适情绪、永葆军营活力、塑造官兵精气神的切实之举。”
如今,在周末和节假日的指定时段,官兵人人有机会,想嗨就嗨,信手划来几首流行歌曲,即能唱得有模有样。点歌系统用了一阵后,大家发现,部队士气高了,官兵心气顺了,个体的潜质被强力激活,一批具有较高水准的“金嗓子”也随之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