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综合
  标题导航
福建音乐周:风从山海来
关注景区的文化公益属性
新疆桑皮纸绘画作品在江苏展出
2012中国国际演交会为十艺节热身
北京举办美术馆十大展览活动
《危险关系》入围戛纳电影节
云南开讲动漫企业认证知识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12年资源征集公告
文化“轻骑兵”把幸福送到村头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2-04-27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注景区的文化公益属性

    叶祝颐

    据报道,近百家5A级景区的门票日前集体跨入“百元时代”;未来数月全国又将有超过20个知名景区门票涨价,涨幅从20%到60%不等。这对于想亲山水、远尘埃的游客来说,实在是一条坏消息。

    发展旅游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门票只是旅游经济的一个环节。实行低价门票政策或者不卖门票,可以提升周边人气,带动周边酒店、餐饮、购物、娱乐等多重利好。过高的门票价格吓跑游客,不利于吸引游客,更不利于旅游产业长远发展,得不偿失。从促进旅游消费、拉动旅游经济的角度讲,门票优惠不会亏本,还可以为景区赢得公益美名。比如杭州西湖免费开放虽然减少了门票收入,但是拉动了地方综合旅游经济的增长。

    在目前CPI指数长期高位运行的涨价风潮中,景区涨价风潮再起,除了加重通胀预期以外,民众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消费信心也会再次遭受打击。

    不少景区是著名的文化遗产,是国人共享的名胜财富。地方只是文化遗产的管理者,并非所有者。既然是文化遗产,就应具有公益性与社会功能,不能单纯以门票论价值。景区除了收取合理的维护开发成本以外,不应该竭泽而渔、肆意涨价。

    有些地方把价格听证会当挡箭牌,但景区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不仅牵涉当地百姓的利益,还直接影响外地游客利益。听证会上,受门票涨价影响较小的群体常参与价格听证决策,要多掏腰包的外地游客却被排除在外。因为按行业惯例,景区往往会出台如门票打折、推出月票等多种优惠措施补偿当地游客。

    应该说,相对于国人的收入水平而言,当前国内景区门票价格已经够高了。与我们的高门票政策不同的是,发达国家不少风景名胜根本不要门票,即使卖门票,票价也相对收入而言普遍低廉。比如,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只需6欧元;以色列国家公园门票一般为10至20谢克尔,最低为3谢克尔(1谢克尔约合人民币1.7元);日本自然景观不收门票,文化景点收费很低。人家低价甚至免费吸引游客,我们的门票价格却屡创新高,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不断扩大,是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不仅某些地方政府与涨价景区要权衡涨价利弊,相关部门也应考虑把景区门票列入民生价格监督体系。当然,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有待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哪些景区属于公益景区,哪些是商业景点,以推动公共景区回归公益本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