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李前宽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在北京举办国际电影节,最重要就是要办出“中国特色,北京风格”,要体现自己独有的价值取向。他认为,北京是中国第一部电影的诞生地;全国60%以上的电影创意、制作、宣发的精英团队都集中在北京;作为首都,北京也具备着中国其他任何一个城市都具备不了的资源,在北京建立国际电影节,于情于理,都代表了中国电影的水准和形象。中国在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的过程中,需要有这么一个平台。
作为一个新兴的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未来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是业内外人士关注的焦点。对此,李前宽主席表示,一个成熟的国际电影节,在拥有交流、评奖等电影节共性的同时,一定要彰显自己独有的价值观,要有自己的特色——“中国特色,北京风格”,这就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的特色,而要打造这种特色,着力点就是8个字“以我为主,面向世界”。
北京国际电影节于每年4月底举行,中国另一个A类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则在每年6月中旬举行。两个国际电影节相隔时间如此之近,会否相互影响,也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对此,李前宽表示,北京电影节和上海并不冲突,有竞争才会发展得更好。而对于真正想参加电影节、希望借此展示自己作品的电影人来说,多一个节无疑又多了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只要办得好,他们都愿意来。在谈到和上海电影节的差异化时,李前宽也表示,希望北京国际电影节发展成为一个“只关注电影”的更加纯粹的电影节。
(来源:搜狐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