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卢 旭 摄影报道
绵绵的细雨打湿了福州三坊七巷的马鞍墙和石板路,也打湿了人们的衣襟。撑伞或不撑伞的,以及不避雨水的游人,流连于购物或景点前自拍,一边听导游将严复、林觉民、冰心等历史名人的故事娓娓道来,一边将鲜美而滚烫的福州特色小吃肉燕送入口中……
福州三坊七巷是“记者走基层探访历史文化街区”活动的最后一站。短短5天的活动中,北京烟袋斜街、山西祁县晋商老街与福建福州三坊七巷三条历史文化名街的美景尽收眼底。那些专家学者和原住民的话语也将这些历史文化名街的保护修复与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摆在了面前。
看看那些被历史冲刷的青砖灰瓦,杂草已经悄悄地爬上墙头。有些街道的石板路已被扒开,深色粘稠的泥土散发出旧时的味道,人们在讨论着,真的要铺成柏油路吗?是否会变得如同每一座城市都有的商业街那样既热闹又无聊?当麦当劳、星巴克到来时,他们要低下高贵的头,配合古街风貌而牺牲掉自己的美国特色。与此同时,有的古街正急于招商引资,开发旅游拉动GDP,古街的风貌是否会为了迎合商家而做出改变?看看那些在和暖的阳光里下象棋的古街原住民,一边用力拍打着棋子一边对局势的变化高谈阔论。看看那些深宅大院吧,听听那些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各不相同的人生起浮吧。不要小看那些门梁或瓦片上斑驳的绘画与雕刻,它们都有着吉祥的寓意或令人陶醉的传说。
保护的进程开始了,但破坏的步伐似乎也加快了。去这些古街老巷走走吧,用脚去丈量,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交谈,在那些疯狂的开发商到来之前。
图1北京烟袋斜街东起地安门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与鸦儿胡同相连,北起大石碑胡同,南到前海北沿,占地14公顷,全长230米。清末时,这条斜街因主营烟袋等烟具而得名为烟袋斜街。位于街中路北侧的道观广福观始建于明代。斜街东头路北的鑫园澡堂是北京最古老的澡堂之一,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现在百年老店还在营业。
图2一对青年男女在烟袋斜街拍婚纱照,新人老街相映成趣。
图3烟袋斜街古老的印章雕刻也融入了新鲜元素。
图4山西祁县古城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古城街道两侧坐落着上百家保留有明清时期建筑风格的茶庄、票号、钱庄、当铺等商业店铺旧址和民居宅院。图为祁县晋商老街渠家大院
图5山西祁县晋商老街渠家大院房屋的瓦当亟待维修。
图6山西祁县晋商老街的渠家大院内,木、石、砖雕俯仰可见,题材广泛,寓意祥和,刀法精良。
图7山西祁县晋商老街中下象棋的人们。
图8三坊七巷是福州市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向西三片称“坊”,向东七条称“巷”,自北而南依次为:“三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林则徐、严复、沈葆祯等近现代名人的故居坐落于此。图为游客在福州三坊七巷黄巷小黄楼参观。
图9工作人员在三坊七巷展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州肉燕技艺。
图10三坊七巷的房屋粉墙黛瓦、翘脊飞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