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古城老街奇 米脂美女秀




 中国文化报 >  2012-05-03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城老街奇 米脂美女秀

    毛主席在米脂住过4个月的中西结合民居庄园

    紫龙宫——大顺皇帝李自成行宫

    米脂古城东大街局部

    米脂式“北京四合院”民居窑洞

    花龙宫——万佛洞大石壳龙文化旅游景区

    陕西米脂窑洞古城,距今已有近千年辉煌历史。三水环抱,两山俯瞰,枕山面水,负阴向阳,楼台亭榭,古刹高墙,涧水绕合,固若金汤,陕北民众称其为宝城。古城北有大顺皇帝李自成的盘龙山行宫,西有美女貂蝉的出生地貂蝉洞,南有民国总统徐世昌亲笔所书的“古银州”摩崖石刻。米脂老街具有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地灵人杰,名人辈出。

    文化瑰奇,地灵人杰

    相传古代米脂古城北门一侧有大石壳九龙宫,从北门的紫龙宫(盘龙山)开始延伸有:班家沟黑龙宫庙和红柳滩黑龙潭、王沙沟花龙宫庙、李谢硷绿龙宫庙、安沟黄龙宫庙、姜新庄白龙宫庙、高西沟青龙宫庙、沙家店牛圈蹋红龙宫庙、井家沟兰龙宫庙。九龙的龙头——紫龙宫,直插于米脂古城老街。古代米脂大石壳龙文化是中华龙文化原生态源泉之一。从古至今,米脂古城的儿女谱写了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

    文人李健侯的《永昌演义》里写道:

    话说陈抟老祖云游天下,一日行至陕西北部,由郦延出上郡至银州(米脂),陡见万山重叠,圆如盔顶,中现大河一道,自北而南,水势湍急,涛声震耳。陈抟见了此河,不禁搔首流连,喟然叹曰:“蛟龙所窟,必产奇人,此河气象雄奇,七百年间,理合两泄精英,然雄而不秀,浊而不清,其或吴钱楚项之徒欤?遂口占一偈道:骇浪惊涛里,扶舆造化神,历年七百载,两度孕奇人。”

    农民领袖李自成出生于米脂李继迁寨。李自成率领穷苦老百姓攻下北京城,推翻了腐朽没落的明朝帝王统治,当上了大顺王朝的皇帝。毛泽东主席称赞李自成是“陕人的骄傲”。

    还是这个米脂李继迁寨,在700年之前,孕育了伟人李继迁。这个开创了与宋朝对峙近200年的王朝的李继迁,据说生而有齿,12岁时射杀猛虎,在族内身名显扬。李继迁是西夏王朝的奠基者,后被追为西夏太祖。

    米脂一个村出了两个皇帝,举世罕见,可谓“史上最牛的村落”。

    如今的米脂城北的盘龙山上,李自成行宫即古代紫龙宫,巍然屹立,雄踞古街,诉说着一代英雄壮志未酬的赞叹,令参观者感慨万千。

    九龙宫中的花龙宫,曾有秦始皇长子扶苏住宿过的寝室,现为呈现濒临灭绝的古代大石壳龙文化的旅游景区;青龙宫所在地高西沟,现为全国绿色生态农业旅游景区。

    杨家沟庄园 见证胜利的里程碑

    转战陕北的毛泽东主席,曾在米脂城东边的杨家沟居住了4个月之久。杨家沟庄园,既有中西风格精美结合的窑洞庄园建筑群,又有较为充足的粮食和比较开明的地主,更有觉悟很高的人民群众。这里成为见证中国革命大转折、势如破竹地走向新中国的伟大里程碑。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刘澜涛、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等,均在米脂古城老街的学校接受启蒙教育,并从米脂古城老街走向了革命道路。

    红龙宫所在的沙家店战役遗址,是中国革命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转折点,现为全国红色旅游景区。

    杨家沟现在有4个“国字号”的招牌,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文风兴盛  人才辈出

    在陕北,米脂“文化县”的名声家喻户晓。这个美誉由来已久。早在建县伊始,米脂即同时修建文庙,尊孔兴儒。此举使米脂不但在陕北率先步入文明,而且开始与科举结缘。据记载,元代,米脂县内就有过张正臣、张道儒等举人,王宗尧、王猷等贡生。

    到明代,在下城选址迁建文庙学宫,历时5年,文庙学宫落成,成为当时全县最为壮观的建筑。随着文庙学宫规模的扩大,米脂的文化教育事业日益兴旺。

    米脂县进士艾杞在《重修儒学记》中写道:“今米脂之士,前后举制科者二,举乡科者五……簧序巍如,游习有所,日出钟鼓和鸣,师儒揖让,趋跄仁义之途,使边缴人士环视诵听,共被文教”(见光绪县志卷11第23页)这是对当时历史最真实的记录。明代学宫培养出艾烯醇等8名文进士、艾梓等4名武进士、艾元复等33名文武举人、贡生154人、举荐特科2人。因此,文庙对面的笔架山被命名为文屏山,并在其上修筑斗拱举架、青砖龙吻的阁楼,名曰文昌阁,寓意米脂文风源远流长、久盛不衰。

    到清代,历任知县引导米脂笃学之士“以振兴文教为己任”,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维护修缮文庙,扩大学宫规模,增加办学经费,补贴考生旅费,民风更加淳朴,学风日趋浓厚。明清两代从这里走出24位文武进士,100多位文武举人。

    1919年,陕北第一所女子专门学校在米脂开办,率黄土高原女子教育风气之先。1927年,三民二中创办,与榆林中学、绥德师范并驾齐驱,不久成为陕甘宁边区米脂中学,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1924年,陕西省府官员的《庞恩浓视察米脂报告书》载:“米脂向为陕北文化最盛之区。”1939年,袁德新的《陕北社会状况一瞥》载:“米脂县城中之文明现象,较之西安亦有过之无不及;故米脂可称为陕北文化中心。”于是,米脂“文化县”的称号由口碑转化为文字记载。

    出于米脂古城老街的名流举不胜举。除了刘澜涛、马文瑞等领导同志外,其他名人还有民主斗士杜斌丞、开明绅士李鼎铭、抗日名将杜聿明、革命先驱马明方、戏剧大师马健翎、教育专家马师儒,煤业先导高冠杰等。

    米脂婆姨  闻名天下

    相传远古时代,米脂就是一个原始森林的富裕之地,还是一个出美女的地方。在古代米脂榆林沟美女河流域,曾辟有专门供女人采摘果品的区域,巨型石壳下有女人聚居的草亭或石亭,被人们称为美女亭,最著名的曾有十大美女亭。民间曾流传一首颂唱“榆林沟美女河美女寨美女村”的古老信天游民歌。米脂之所以代代出美女,不仅因为水土好、空气好,而且有着古老的文化历史渊源。

    米脂县自古就有貂蝉故里的传说。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米脂县志·舆地第一》的“古迹”中这样记载:“貂蝉洞,在米脂城艾好蒿湾(注:今艾好湾)。”这为貂蝉的出生地提供了最有力的历史佐证。“米脂婆姨绥德汉”一句民谣传唱大江南北,进一步为印证“米脂就是貂蝉故里”提供了最可靠的历史文化传承依据。

    米脂婆姨以妇女群体形象定格,备受海内外推崇。米脂婆姨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渗透性强,知名度高,无论是在内地及港澳台地区文化圈,还是在更大范围的国际社会,均具有广泛影响力。米脂是陕北文化的原生态区,自古就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域,天时地利,造就了这里人间“真善美好”的能量和光彩。

    米脂在三国时期出了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在明清之际出了闯王李自成的夫人高秀英,高皇后南征北战,屡建奇功。在上世纪30年代,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的边区劳动模范郭凤英,冲破世俗,长年坚持上山劳动与悲苦命运抗争。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众多米脂女子“脚不缠,发不盘,剪个帽盖搞宣传,当上女兵翻大山,跟上队伍上延安”,更加体现了米脂婆姨敢为人先之美。

    上世纪之初,中华民国的钟声刚刚敲响,米脂的有识之士就在1913年前后,办起了女子小学堂、杨家沟女子学校,1919年,高佩兰女士在陕北地区率先创办了米脂女子高级小学校。在中国现当代史上涌现出了诸如革命烈士杜焕卿,人民教育家杜岚,党和国家高级干部安建平、杜瑞兰等一大批女中豪杰。

    沙家店战役前夕,米脂婆姨5天完成军需干粮5万斤、推面2万斤;抗美援朝战争中,她们为志愿军缝制钱包、鞋垫等1.36万件,体现了米脂婆姨爱党爱国之美。全国“三八红旗手”常秀英,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率领“铁姑娘队”“妇女突击队”艰苦奋斗40余年,创造了高西沟“三三制”模式,被誉为退耕还林的先行者,体现了米脂婆姨自强、自立、奉献之美。

    上世纪80年代,全县涌现出“三八红旗手”50户,“先进妇女”1814户。

    米脂婆姨用勤劳、勇敢、智慧与娴淑书写了自己的光辉历史,为米脂古城老街增添了最灿烂的光辉,为中华妇女文明史不断地添加上美好的篇章。

    第四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投票流程

    第四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经过专家评审,现已评选出入围街道,即日起进入公众投票阶段。哪些街道可以最终当选第四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呢?期待您的关注。

    投票方式:手机短信投票、信函邮件投票,请您根据情况,选择相应的投票方式。

    投票日期:2012年4月10日至5月15日。

    一、短信投票

    全网移动用户参与方式:

    编辑DP+街名对应的编号到1066566652或106651071

    资费:1元/条

    例:DP001发送到1066566652、106651071

    福建移动用户参与方式:

    编辑DP+街名对应的编号到106656661

    资费:1元/条

    例:DP001发送到106656661

    四川移动用户参与方式:

    编辑DP+街名对应的编号到1066510726

    资费:1元/条

    例:DP001发送到1066510726

    全网联通、电信用户参与方式:

    编辑DP+街名对应的编号到106651071

    资费:1元/条

    例:DP001发送到106651071

    二、信函投票

    请将右侧的投票表格剪下来,在您支持的候选街道后面划“√”号,所选街道不能超过10条,然后邮寄至组委会。投票表格以报纸原件为准。

    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15号中国文化报社609室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组委会

    邮    编:100013

    咨询电话:010-64296355  64296175

    第四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读者评选表格

    编号    街道名称    读者意见
    044    福建省厦门市中山路
    034    四川省泸州市尧坝古街
    055    西藏江孜县加日郊老街
    007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古城老街
    041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老街
    019    山东省青岛市小鱼山文化名人街
    051    安徽省绩溪县龙川水街
    053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旧街
    073    浙江省临海市紫阳街
    009    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
    017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中英街
    052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万安镇万安老街
    062    甘肃省陇南市哈达铺上、下老街
    069    贵州省黄平县旧州西上街
    042    福建省福州市朱紫坊历史文化街

    第四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读者评选表格

    姓名    身份证号    联系方式    详细住址

    注:请在初评入围的街道 (区)(名单见表)中选出10条您认为可以荣获第四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的街道(区),并在所选街道后面的“读者意见”栏中画“√”。选票可供两人填写,原件寄回,复印无效。此选票将在《中国文化报》、《中国文物报》上连续刊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