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非遗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要闻

第3版
环球综合
  标题导航
研究和培养机构分散 学科发展不成熟 人才培养缺乏统一规划
文化创意让易水砚焕发生机
景德镇陶瓷制作工艺纪录片获奖
西宁非遗传承人忙“充电”
“六合猪头肉”申报工作引争议
“德和泰”的当家人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2-05-07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创意让易水砚焕发生机

    新华社记者  王  昆

    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书画界的人提起砚台,都知道“南有端北有易”。近年来,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继承和发展了易砚千百年来的传统工艺,并以文化创意为核心,将科技与传统工艺相结合,为古砚注入了青春活力。

    易砚又名奚砚、燕畿乌金砚,产于河北省易县,相传始于战国,盛于唐宋,为历代宫廷贡品。易水砚制作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洪利说,他们生产的砚所用的石材全部采集于易县的狼牙山,而雕刻则全部是用传统的手工作业来完成的。在邹洪利看来,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成为“陈之高雅,藏之升值”的中华瑰宝。为尽快提高制砚艺人的艺术素养,邹洪利经常聘请专家和制砚名师来厂讲课传艺,并邀请专业的设计人才来厂讲授易水砚的创意设计,希望大家在提高制作工艺的同时,能让这一民间工艺与现代设计艺术相结合,以提高易水砚的文化含量。

    在实践中,他们坚持传统砚雕工艺,在设计上则结合了现代雕塑、绘画、书法等艺术门类,如今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的产品已打破了龙砚、凤砚、龟砚等固有品种,新研发出以神话传说、历史典故为背景的八仙过海砚、嫦娥奔月砚、太白醉酒砚、十二生肖砚等几十个系列上百种造型。邹洪利说:“应该说文化创意让这一古老行业焕发了活力,如果没有创新,仅仅依靠过去的传统工艺和造型,企业在今天就很难得到发展。”据悉,为满足人们对茶文化的需求,该公司还延伸了他们的产业链,雕刻大师们设计开发出了在中国茶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茶具——易水石质茶海,使公司的产品销量翻了一番。

    创意不仅增加了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的产值,推动了整个企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周边老百姓致富。做茶海的石材取自太行山中的废石头,因为它们奇形怪状,垒墙都垒不了,价格非常便宜。邹洪利和他的创意团队结合石头的天然纹理、色彩和造型,融合雕刻、书画等艺术,设计出来的作品高雅实用、美观大方,深受客户欢迎。邹洪利说:“古老的砚雕艺术让石头在无形中就增了值,原来一吨石料几百块钱,现在一块石料就可以卖到数千元。”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如今易水砚已发展成为易县的一个品牌,其产品也不断销往北京、天津、石家庄、沈阳、深圳等30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