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 田
每一个有理想的青年,面对着属于他们的五四青年节时,都会拷问自己如何面对未来、把握今天。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所有战斗在基层文化战线的年轻人一方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时光——党和国家对文化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各种传播载体听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五四青年节上对青年的“五点希望”,尤其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矢志不渝朝着崇高理想奋进”的寄语,指明了在基层文化岗位上年轻人应具有的文化自信与担当。
扎根于湖湘热土上的青年文化工作者,他们多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出生的青年,他们生在改革开放后经济相对富裕、社会环境相对宽松的好时期,他们感受了多元文化的丰富多彩。“港台校园歌曲”“摇滚音乐”“欧美乡村音乐”以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刊出版高峰,电视机、影碟机DVD等快速进入城乡家庭,为这批青年从听觉到视觉都提供了奢华的盛宴,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可以说,他们是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受益的一代,但同时又是必须承担的一代,承担传统文化的继承、挖掘与复兴。他们也是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使命意义的一代。多少忘却的、消失的、散佚的文化碎片需要他们去拾缀、缝合、扬弃、保管和再现。他们在基层文化岗位默默耕耘的同时,将打造出一个个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新青年形象。
年轻,要把文化重担担起!只有用青春理想与年轻人的旺盛精力去扎根基层,用责任心、也用义务甚至义工的心态默默去做才会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