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理论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畲乡升起一道美丽的彩虹
改文风小议
第九届国际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关注现实 解剖人性




 中国文化报 >  2012-05-10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改文风小议

    高  昌

    文风之改,重在清新朴实、贵在生动鲜活、难在言简意赅。《诗经》有言:“素以为绚兮。”李白说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元好问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这些历代传诵的名言,字不多,但很精辟,很给力。改文风的结果是什么?就是要去掉空洞无物的华丽雕饰,“落尽”假大空的“豪华”,真正做到言之有物,深入浅出,一针见血,入木三分,把文章写得如同“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文风,体现的其实是一个作者的作风。改文风,就要克服掉那些空话、大话、套话,尤其是坚决不能说假话。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好文章说的都是实话、真情话、有用的切合实际的话。读者通过文章认识一位作者的修养格调,也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的情操品位。改文风,是和转作风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张口闭口都是老爷口气,出来进去摆着名士范儿,那么群众也就只好对他敬而远之了。

    文风,体现的其实是一个作者和群众的感情深度。改文风,就要端正自己的感情坐标,把自己的视角和立足点放到群众那里去,要增进与群众的鱼水深情,要和群众心贴心,要在学习运用群众语言、提高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冲击力上狠下功夫。过去有一首叫《踏浪》的歌中唱道:“小小的一片云呀慢慢地走过来,请你们歇歇脚呀暂时停下来。”作为歌词当然很优美,但如果一个写作者的文风也像歌词中的云彩一样,在群众的头上慢慢飘过,只把群众看做“暂时歇歇脚”的小小驿站,那么群众也必然会把他看做一片眼前浮云,无论多么五彩缤纷,来上一阵风就落得个风流云散了。

    文风,体现的其实是一个作者的文化底蕴。改文风,就要认真在学问上下真功夫、苦功夫。古人之所以能够做到笔落惊风雨,是因为心里有了“读书破万卷”的知识储备啊。一个胸无点墨的人,怎能写出生动鲜活的好文章呢?

    文风,体现的其实是一个作者的视野和胸襟。改文风,就要陟高望远,增长自己的见识,拓宽自己的视野,要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辨别力。要能够敏锐地把握时代的脉搏,追踪梳理群众生活的新变化、新趋势,要了解社会发展的关节点、关注点、着力点在哪里。为什么有的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他“身在此山中”啊。而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也是因为他做到了“身在最高层”的缘故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