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艺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电影音乐呼唤“民族旋律”
看见彩虹
英雄史诗般的情感大戏
《黄金大劫案》:一次简单粗暴的成长
北京视协成立影视法律服务中心
张一白张杨带领年轻人“找自己”




 中国文化报 >  2012-05-10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同样是一片沙漠的画面,配上新疆音乐就是塔克拉玛干,配上非洲音乐就是撒哈拉”
电影音乐呼唤“民族旋律”

    王黎光

    谭盾

    叶小纲

    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式暨电影交响音乐会

    本报记者   钱  力

    提起电影《英雄儿女》,你就会唱歌曲《歌唱祖国》;一说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你就会想到《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看到电影《铁道游击队》,你就会哼出《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电影进入有声时代以来,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伴随着电影,一些歌曲或者乐曲流传开来,甚至成为经典名作。

    近日落幕的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除了展映很多电影作品之外,也集中展示了不少耳熟能详的电影音乐。闭幕式以20部电影音乐的现场演奏收尾,让这一届电影节大放光彩。活动期间,国内外著名的电影音乐创作者、制作者、导演,围绕“探寻光影中的音乐之美”的主题,探讨中外电影音乐创作的现状和趋势。关于电影音乐的话题,再次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音乐人全方位融入电影创作

    长久以来,中国的电影具有重视故事、忽视音乐的倾向,中国的电影一直在进步,但中国的电影音乐却一直处境尴尬。电影《唐山大地震》、《集结号》的作曲王黎光提出,中国电影音乐常年处于“被歧视”的位置,由于投资方的压力,电影音乐成了“弱势群体”,有些电影拍摄结束后才临时找音乐家谱曲,这样,音乐跟电影形成两个体系,无法融为一体。“现在很多电影音乐没有‘呼吸’,都是电子合成,没有活力,有如死水。”曾为《霸王别姬》、《金陵十三钗》等电影录音的录音师陶经无奈感慨道。

    “一部好的电影音乐在这部电影里,它像这部电影的名字一样深深地烙印着它的个性、它的特色、它的内涵,它既有民族性,也有世界性。”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鲁炜表示,非常想通过此次电影音乐论坛,来强调电影音乐在电影整个制作过程中的突出地位。他呼吁所有的电影人在酝酿拍摄的时候,甚至在剧本分镜头甚至更早的时候,就要请音乐人融入。

    让音乐成为电影的灵魂

    当今美国好莱坞最重要的电影作曲家之一胡密·曼恩,当今美国最具才华的电影配乐家之一理查德·克里斯,世界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韩国著名导演郭在容等,结合创作实践,介绍了他们对于电影音乐的独特理解。

    “电影是工业,是一种多元艺术载体。一部电影需要多种职业的工作人员共同参与,所以说电影工业是多元化的艺术工作,需要各个领域的艺术家一起合作。”谭盾说。

    在论坛上,谭盾提出“对位”概念,这是一种复调音乐的写作技法,把几个有关但独立的旋律合成一个单一的和声结构,同时每个旋律又保持它自己的特点。谭盾把这一音乐概念上升到艺术哲学领域,“你静我动、你动我退,最终达到和谐划一,可以回避各个部门之间的竞争。这也是《易经》中的哲学,其实《易经》的64卦都可以运用到电影工作之中,在工作安排与电影音乐创作中都可获益。”

    与诸多大导演合作过的谭盾,希望不要把歌剧、电影等艺术形式划分得太开,很多时候可以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融合在一起,体现一个更好的主题。“你要懂得艺术哲学对位的方法。如何让电影的音乐成为导演的灵魂,成为电影的灵魂,这需要技巧和哲学。”谭盾说。

    期盼更多民族元素

    王黎光提出,现在国内电影音乐缺乏文艺批评,谈论一个问题的时候,经常会被对号入座,被狭隘地理解。他在题为《中国电影音乐的国际化进程》的发言中,分析了中国电影进入新世纪后电影音乐发生的三大变化,一是音乐制作观念上的突破,二是音乐理念的变化,三是电影音乐旋律的变化。“西方音乐题材融入我国电影音乐的同时,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也能融合进去,我觉得这是中国电影音乐从业者需要考虑的,而且是大有可为的,可以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效果。”王黎光说。

    “同样是一片沙漠的画面,配上新疆音乐就是塔克拉玛干,配上非洲音乐就是撒哈拉。”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作曲家叶小纲的发言第一句话就生动破题,讲出了民族元素在电影音乐中的普适性。他认为,从表达能力看,那些有民族地方特色、民族性比较强的音乐,能把电影的表现手法丰富起来,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提高影视作品品位。叶小纲认为,抓住“民族元素”这条线索,不仅可以为音乐家的创作提供一条重要思路,还能使电影本身的色彩更为丰富,也更能体现电影的一种归属性。“我曾为电影《刮痧》配过乐,这部电影体现的是中美文化冲突。电影一开始的镜头就是繁华的芝加哥,但我加入的是很中国式的悠远而舒缓的配乐。大家一听就知道,这其实是一个关于中国的故事。”

    多位中国电影人在论坛上提出,希望下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可以邀请到更多导演、制片人参与到论坛中,让音乐人全方位融入电影创作中,给电影音乐工作者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制作出“音画交融”的优秀电影音乐。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