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艺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电影音乐呼唤“民族旋律”
看见彩虹
英雄史诗般的情感大戏
《黄金大劫案》:一次简单粗暴的成长
北京视协成立影视法律服务中心
张一白张杨带领年轻人“找自己”




 中国文化报 >  2012-05-10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英雄史诗般的情感大戏
——解读电影《铁人王进喜》

    本报驻黑龙江记者  张建友

    电影《铁人王进喜》作为“辉煌大庆——2012大庆·北京文化艺术周”的重点推介项目,日前结束了在北京30所高校进行的百场公益放映活动。

    影片以美国女记者露茜为了爷爷来到大庆采访为引线而贯穿始终。通过对陈振海、田春生、姚彩云、马国良的采访,露茜逐渐走近王进喜,认识到王进喜怎样在艰苦的年代,以不凡的毅力为中国石油工业献出了一生,实现他“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

    富有争创精神的大庆在制作该片时一点不含糊。总导演宋江波是我国的著名导演,曾成功导演过《蒋筑英》、《毛泽东与斯诺》、《任长霞》等主旋律影片。该片编剧、导演马岱山是国家一级编剧、导演,先后编导过20多部影视剧,并多次获奖。作曲郭晓天是国内享有盛名的作曲家。他不仅曾为30余部电影、数十部电视剧创作了大量的优秀音乐,还写出了《咱爸咱妈》、《父亲》等一大批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歌曲。影片主题歌词作者戴立然,是黑龙江省著名的词作家,由他作词的歌曲《这里的黑土地》,收入了中国民族大学音乐课教材。就连影片的剪辑师及后期制作团队也都是国内一流的……一流的创作、制作团队为影片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编写铁人剧本是马岱山的夙愿。上世纪80年代初恢复铁人馆,马岱山参与了编辑工作,采访了和铁人工作过的几十位创业的老同志,了解了铁人鲜为人知的很多故事,这为剧本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素材。《铁人王进喜》这部影片中的人物、故事,都有真实的原型。而本剧的一个大胆之举则在于,把“文革”时的铁人还原给现代的观众。“文革”时期,铁人作为老劳模,被造反派关进了地窖里,惨遭迫害。关键时刻,是周恩来总理派军人把铁人秘密接到北京,进行了保护,并及时为铁人恢复名誉,提升职务,使铁人重新投入油田生产建设之中。

    铁人徒弟、老战友许万明在看到“文革”那段历史时,激动得流下眼泪,并深情回忆起铁人当时的遭遇和坚定不屈。他很赞赏男主角张志忠,认为“他演的铁人,充满钻井工人的英雄豪情”。一向低调、很少接受媒体采访的铁人长子王月平,在观看样片时数度落泪。他说:“关于铁人的电影,原来只看过《创业》,其他的都没看过。铁人也是人,也有家人朋友,这部电影反映出一个生活中的铁人,很让人感动。”

    王进喜饰演者张志忠是北京人艺著名演员,曾经塑造过许多荧屏硬汉形象。“无论从外形、技艺还是人品、经验、内心素质,张志忠都是最合适的选择。他在东北生活的那段经历,能使他所扮演的王进喜更加真实、生动、丰满,我对他十分满意。”总导演宋江波这样评价。张志忠确实不负厚望,拍摄过程中,他力争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演好铁人,通过自己细腻的诠释,让铁人“活”了起来。

    该片既是英雄史诗又是情感大戏。“描写王进喜的影片,大部分离不开他在创业时代的三件大事:人拉肩扛、盆端桶提、勇跳泥浆池。我们这部电影,巧妙地把这些世人皆知的大事,用纪录片的形式插入,而贯穿全剧的主线是情感故事,使这部戏既是英雄史诗,又能以情感人。”导演之一朴俊熙这样给这部心血之作定位。他表示,影片的感动点设置在情感线上,即铁人与周总理、工友、徒弟、家人关系,这些感动点着重的不是事件而是以英雄最深处内心情感来构成,这种以人性的角度切入的情感,容易被观众接受。

    大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新英说:以现实主义的影像风格和拍摄手法、全新的视角构架全片,较之以往铁人题材的影片有所突破,真诚地向大家展示出了一幅充满着人文关怀的以“石油”“会战”“亲情”“友情”“爱情”“英雄”为关键词的红色画卷,对我们国家和民族文明的传承、精神的传承会起到重大的作用。电影的成功也足以证明:人们敬仰铁人,怀念铁人,是对一种最宝贵的精神的呼唤和需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