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2年“五一”节,辽宁沈阳和平区推出第22届皇寺庙会,近百万人次云集。而这仅是正在规划中的“北市文化商贸特色街区”冰山一角。
沈阳北市场曾是清朝第一个庙会市场,也是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国传统十大闹市区之一。北市场古称“十间房”,因庙而兴,形成于张作霖时期,是沈阳民族工业发展的摇篮,也是沈阳民间戏曲的繁兴之地。
为更加科学地指导和规范北市地区建设,沈阳和平区本着“大概念、大品牌、大文化”的发展理念,高站位、高起点规划,委托清华大学规划设计院全面规划新北市。目前,概念性规划正在实质性操作阶段,不久将向社会公布。
概念性规划突出“北市场”历史文脉及功能定位,恢复北市与太原街、中街相呼应的市级商业中心地位、综合黄金文化商圈,构建具有浓郁关东风情、展现民族大团结及文化旅游特色的中心商业区。同时,将结合和平区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示范基地的整体规划,合理定位“北市场”未来发展的新蓝图,将北市场打造成中国·东北文化产业示范区。
整体规划改造后的北市文化商贸特色街区将引入休闲娱乐、古玩字画、花鸟鱼虫及民间工艺等民俗文化商业业态,形成集老字号特色餐饮、传统民俗文化特色商业、民俗展演、庙会商业、特色旅游产业为一体的城市品牌。(欣 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