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企业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参考
  标题导航
文化为核:华侨城产业升级谱新曲




 中国文化报 >  2012-05-18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为核:华侨城产业升级谱新曲

    华侨城全景

    华侨城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签约仪式      欧阳勇 摄

    大型多媒体音舞诗画《国风》之《岁寒三友》演出片段    欧阳勇 摄

    华侨城欢乐海岸——创意展示中心和创意广场

    王连文

    5月15日,华侨城文化产业展在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的分会场之一欢乐海岸内开幕。这次展览是文博会期间,华侨城对旗下七大文化产业板块的集中展示,充分体现了华侨城近年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转型与升级中取得的新突破与新成绩。

    开幕仪式后,华侨城文博会项目签约会一并在欢乐海岸举行,华侨城的文化演艺、文化科技等板块共签约10余个项目,签约金额超过12亿元,再次证明了华侨城发力文化产业,大手笔促进产业升级的目标。

    10余项目签约, 华侨城文化产业再谱新曲

    当日,华侨城传媒演艺公司与辽宁锦州世园管理公司签署了6000万元的演艺合同。而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公司一举签下6个重大项目,包括向山东济南某城市综合体输送室内高科技体验区项目,向安徽蚌埠某科技游乐工程输送飞行影院、魔幻剧场等项目,向杭州宋城科技游乐工程输送互动脱口秀、环境4D影院等。

    2011年,华侨城组建了新业务拓展部,成为华侨城文化产业的主要运营平台,传媒演艺与文化科技都是该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借鉴国内外演艺运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华侨城以传媒演艺公司全面统筹发展公司文化演艺业务,并强化渠道、品牌建设和市场化运作的方案,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演艺业务资源整合取得阶段性进展,演艺业务输出方面也取得实质性进展。辽宁锦州世园会项目以及在谈的新疆、湖南等地的演艺输出项目,都是其在软实力运营方面迈出的重要步伐。

    文化科技方面,华侨城2011年通过增资收购原 “深圳市远望落星山科技有限公司”组建成了现在的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公司。虽说是华侨城文化产业的后起之秀,文化科技公司却迅速体现出其在文化旅游科技产品、4D数码动画影视设计等领域的强大实力,高效的管理团队、专业的技术人才,以及多项国际领先的专利及著作版权都使华侨城文化科技公司一面向市场就深受欢迎。

    同一天,华侨城哈克文化旗下首家儿童职业体验馆麦鲁小城在欢乐海岸正式开业,此举也标志着华侨城的儿童文化产业布局正式拉开。除麦鲁小城品牌连锁店外,华侨城还将继续挖掘儿童文化消费市场的商业空间,突破实体店的限制,推进儿童网络游戏、动漫的开发,发展儿童教育、玩具等衍生消费品业务。在麦鲁小城店开业前不久,华侨城的《魔幻奇兵》系列动漫图书已率先亮相。未来,华侨城有望建立一个与互联网结合、线上线下互动、具有粘性的文化娱乐平台,打造儿童文化教育和娱乐市场的知名品牌。

    从创意、内容到载体, 文化航母呼之欲出

    2009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广东视察时指出,希望华侨城集团做中国文化产业的“航空母舰”。时隔一年多,华侨城一条以“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演艺+文化艺术(艺术馆群)+文化节庆+文化衍生产品开发”为主体的文化旅游产业链已初具规模。从文化创意、内容到载体,华侨城的文化产业体系已非常齐全,且具备相当体量。

    据专业投资机构分析,在策划创意方面,华侨城依托主题公园、大型演艺和节庆的策划管理经验,在该领域积累了厚实的基础,并在国内处于领军地位;此外,公司积极学习国际领先管理,正在与日本环球影城洽谈合作,借此提升主题公园管理水平和主题商品策划包装能力。

    在内容提供方面,华侨城的演艺业务,不管是数量、质量,还是表现手段的丰富程度都首屈一指;在儿童体验方面也形成了“麦鲁小城”“魔幻奇兵”等先导产品;在落星山公司基础上搭建的数字娱乐技术平台,更是肩负成为华侨城“梦工厂”的重任,在游乐设备、动漫、游戏等领域均有所突破。

    在市场载体方面,华侨城的“欢乐谷”模式、“东部华侨城”模式、“欢乐海岸”模式,以及由此嫁接延伸出的扩张模式,都保证了公司在实体业务方面的持续快速扩张,这是非常难得的载体。

    文化为核, 产业升级稳扎稳打

    2011年,华侨城重新确定了公司的定位目标,确立了“以文化为核心,旅游为主导,打造中国领先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型开发运营商”的目标。

    定位一经公布,当时即有业内人士提出质疑,称该模式盈利模式不清晰。而时隔一年,华侨城在文化产业的大刀阔斧、捷报频传,有力证明了公司新定位的前瞻性与科学性。

    在去年陆续出台的各省市“十二五”规划中,都将服务业增加比重明确写入了指标。而由发改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也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出台。提升现代服务业的运营水平与效率,将成为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与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华侨城不仅对现代服务业未来的发展空间与空前的发展机遇进行了精准研判,而且对如何运营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型开发模式具有非常清晰的思路。

    在华侨城的新模式下,文化是一个核心词,这里定义的文化不仅包括文化产业,同时也包括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层面,华侨城将主要通过提升文化演艺、文化科技、儿童文化产业等创新业务的市场化运营能力,进一步增加经营业务收入与利润来源。文化事业层面,华侨城将进一步致力于公共文化艺术、公益美术馆群的建设,诉求点在于增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文化内涵,使之真正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高地。文化,是华侨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核心灵魂。

    与此同时,旅游、娱乐与休闲将成为华侨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承载的主要功能。根据功能定位的不同,华侨城相继发展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不同的运营模式,如深圳东部华侨城、江苏泰州华侨城、武汉华侨城、云南华侨城等,都属于生态休闲综合度假区的模式,其中有生态观光、文化主题公园、文化主题酒店等综合设施;而位于深圳的欢乐海岸,则属于都市娱乐目的地的运营模式,其位于城市中心,设有购物中心、餐饮、酒吧、影城等配套,商业与娱乐氛围更浓。

    目前,无论哪种运营模式,华侨城都具有成功的运营样板与案例。在未来的发展中,华侨城将依托这些成熟的以及创新产品模式,继续在国内重点城市及区域中心城市寻求投资机会,积极推进战略布局,实现在“十二五”期间的跨越发展。

    华侨城签约文化项目逾十二亿元

    本报讯  5月15日下午,华侨城文化产业展在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分会场之一的“欢乐海岸”的OCT创意展示中心开幕。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深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华楠,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华侨城集团公司总经理任克雷等,与数十家主流媒体的记者见证了展览开幕并观看了展览。据悉,此次展览为第八届文博会分会场的重要展览,将持续至5月底。

    本届华侨城文化产业展以“创想的天空”为主题,使用云、雨、海等唯美元素来展演华侨城所孕育出的足以影响城市、改变生活的文化大气候。参观者一进入OCT创意展示中心,就能看到由飘逸的云朵、变幻的群星、蔚蓝的海洋、洁白的光球等共同构成的一个蔚蓝天空的梦幻世界。人们徜徉其中,于文化的天空中漫步,犹如游历一座创想之城。

    作为以文化产业为主营业务的中央企业,27年来,华侨城集团肩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在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中走出了一条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之路。本次展览,主办方即通过多种新颖的展览手法,将华侨城对城市、文化和生活的深刻解读,以及华侨城近年来在文化产业各个领域,如文化旅游、文化演艺、文化科技、文化艺术以及文化产品相关制造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全面客观的展示,力图打造一场让人流连忘返的文化盛宴。

    文化产业展开幕仪式结束后,华侨城集团随即举行了2012年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签约仪式。在该仪式上,华侨城与辽宁锦州世园管理公司、北京东方松雷音乐剧公司、杭州宋城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等单位与机构共签署文化演艺、文化科技、创意管理、湿地生态文化科研等方面的10余项重要协议,成交金额超过12亿元。

    在华侨城文化产业展开展当天,围绕“文化,生态,娱乐”三大主题,欢乐海岸分会场还开展了华侨城湿地开园仪式和欢乐海岸麦鲁小城的开业仪式。(简 彪)

    华侨城:在文化创新中迸发无限活力

    郭人旗

    在迷你城市“麦鲁小城”里,“00后”的孩子们纷纷玩起了活字印刷和考古挖掘;在美轮美奂的音舞诗画大型演出《国风》里,中国最传统的伦理价值“仁、义、礼、智、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演绎;而在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现场,许多参展者第一次体验到被巨大的360度球幕电影包围,欣赏精彩影片的那种前所未有的视听冲击与震撼……

    作为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深圳文博会今年进入了第8个年头,其高擎的“文化、科技、创新”的旗帜也越来越鲜明地树立在中国文化产业的沃土上。

    值得关注的是,一大批文化产业龙头企业也随着文博会的舞台,进一步走向了世界,向世界展示出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与创新力。华侨城,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不论是文化演艺的模式扩张、艺术馆群的经营创新、文化科技的大举突破,还是近年试水的儿童文化产业,都极具创新视野与思维,但又都不离“中国文化”的题中之义,可谓潜力无限。

    文化演艺模式扩张: 演艺输出+节目巡演

    5月15日,就在第八届深圳文博会正式开幕的前3天,在本届文博会的分会场之一——欢乐海岸,一场盛大的仪式正在举行。

    仪式上,华侨城与锦州世园会签订了共同打造世园会演艺精品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华侨城不仅将为2013年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完成总体演艺规划,还将为世园工程建设提供演艺的专业咨询服务。这是华侨城首次对外输出演艺管理,而据了解,华侨城与新疆、湖南等地的演艺输出项目也正在洽谈中。

    华侨城是以文化产业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也是中国旅游演艺的开创者之一,其在文化演艺的创作、策划、制作、管理等方面都积累了大量经验。在过去的20多年里,其累计推出各类原创演艺节目57台(场),现在每天仍在全国各地上演的有26台(场),20多年来累计演出超过6.3万场次,接待观众近7600万人次。而在未来的时间里,华侨城在打造自身的演艺产品之外,还将对外输出优秀的演艺管理经验和技术,为提高更多城市的文化演艺水平、促进当地文化产业发展作出贡献。

    随着一系列发展文化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华侨城演艺的发展也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本届文博会前,华侨城与深圳市政府就联合打造大型多媒体音舞诗画《国风》达成协议,深圳市政府拨出专项资金支持华侨城演艺节目创新。

    据了解,《国风》以高新科技为依托,以中国传统伦理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仁、义、礼、智、信”为纲分幕,将最先进的舞台科技与中国文化经典完美融合,将打造成极具深圳特色的文化演艺项目,塑造成深圳的“城市名片”。

    而该项目因其浓郁的中国特色和文化底蕴,人员与舞台、舞美相对简约的特点,便于开展国内外巡演,项目推动后将尝试常态演出与流动演出相结合的演出模式,有望将这张“深圳名片”推向国际演艺市场。

    华侨城以往演艺节目大多依赖旗下旅游景区,或者在为该演艺节目度身打造的固定演艺场馆中演出,锦州世园会的演艺输出和《国风》的巡演模式将是华侨城演艺项目模式的重大突破,再次在业内起到标杆的作用。

    文化艺术经营创新: 馆群连锁+产业链经营

    本届文博会期间,还有一个消息传出——华侨城宣布成立中国首个艺术馆群。

    据介绍,华侨城将在原OCAT的基础上成立“华侨城当代艺术馆”(总馆),并以其为轴心形成布局全国的馆群网络。这个全国性的馆群网络目前已经包括了以先锋艺术设计为定位的华美术馆,以当代影像、图片、建筑艺术为核心的上海分馆,以综合艺术和图书馆为定位的北京分馆,以当代雕塑和公共艺术为定位的武汉分馆以及以当代水墨及书法绘画艺术为定位的西安分馆等。

    总馆通过业务指导与管理输出,统筹指导分馆的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审批分馆展览计划和各项活动。分馆除在学术定位、形象规划上与总馆保持联系,配合总馆大型项目实施和巡回展出外,也会独立确立自身的资金投入、人员配置、项目设计、经营范围,并应保持与当代艺术家、艺术机构和新闻界的密切联系,使分馆建设与当地艺术生态有机结合。

    从1997年国家级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落户华侨城,到2005年投资兴建OCAT,再到2008年首个白金五星级酒店配套美术馆的开幕,华侨城对当代艺术的持续性投入不仅体现了国有企业的文化担当和社会责任,也给企业带来了相当的文化知名度,创造了被称为美术馆、专业策划人和企业三位一体的“艺术华侨城模式”。

    随着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面临重大机遇。华侨城的“艺术华侨城模式”的再次创新,为文化产业的调整升级提供了全新思路。

    文化科技出手不凡: 自主产权+高新尖技术

    在本届文博会的深圳会展中心主展场,许多参展者注意到一个直径约8米的大型球体,而一旦步入,才发现其中还另有乾坤。这就是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公司此次展出的一个重磅产品,世界首创的360度全景天地幕剧场。事实上,该项目中的360度球形银幕直径还可长达30米,采用多组大型高清投影设备,结合各种硬件特技特效,配合精密控制的大型灯光系统和多通道剧场音响声效,营造出360度全景包围的震撼视觉空间。观众站在中央的透明平台上,被巨大的球幕电影包围,欣赏精彩的影片故事内容,从而获得前所未有的视听冲击和震撼体验。

    除360度全景天地幕剧场以外,华侨城文化科技公司目前还打造出包括影视跳楼机、飞行影院、3D过山车、主题Dark Ride、主题Game Ride等10余个一流的新型高科技文化旅游项目。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代表着目前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游乐项目完全由华侨城文化科技公司自主设计、研发、制作,具有完全的自有知识产权。

    华侨城文化科技公司成立于2011年,由华侨城增资收购原“深圳市远望落星山科技有限公司”组建而成。虽说是华侨城的后起之秀,但科技公司出手不凡,在本届文博会上一举签下6个重大项目,包括向安徽蚌埠科技游乐工程、杭州宋城科技游乐工程、成都欢乐谷科技游乐工程等输出飞行影院、魔幻剧场、环境4D影院、互动脱口秀等项目,总签约额超过12亿元。

    儿童文化布局提速: 麦鲁小城+网游+动漫+衍生产品+……

    与文化科技公司一样,同样作为华侨城文化系下的“年轻”公司,成立不到两年的哈克文化公司今年也有不俗表现。

    文博会期间,位于深圳欢乐海岸的首家“麦鲁小城”儿童职业体验乐园开馆,这家融聚了近40个职业场馆、共50多项职业体验的乐园一开业就吸引了珠三角甚至港澳地区的游客专程前来游玩。

    与国内其他小型儿童职业体验馆不同,“麦鲁小城”更加突出儿童职业体验的文化性与公益性。据了解,为了让小朋友在体验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怀,“麦鲁小城”特别打造了一系列中华文化类体验场馆,如活字印刷馆、中华园艺馆、中式面点馆、考古挖掘馆等。此外,为了培养小朋友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从小学会付出、学会分享,收获互帮互助的快乐,“麦鲁小城”联合国内知名公益机构壹基金推出“小市民·微公益”计划,倡导小朋友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帮助他人。

    “麦鲁小城”儿童职业体验乐园正是哈克文化公司进军儿童文化产业的切入点,且拓展动作迅速。成立不到两年,目前已在深圳、成都、武汉签约3家麦鲁小城。未来3年,哈克文化公司还将把这种模式在全国复制,形成连锁,打造一个面向3至14岁儿童的文化产业平台。

    据了解,未来哈克公司还将开发周边衍生产品与线上互动产品,向网游、动漫、出版等领域发展,目标是成为中国儿童文化产业的领跑者,打造出华侨城旗下又一强势品牌。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