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在江西省景德镇市荷塘乡仓下村,景德镇市级非遗项目农耕竹编工艺传承人刘四龙正在忙碌地编织花篮。据了解,刘四龙从事竹编已有30多年了,而像他这样选择从事竹编的农户在荷塘乡已达20多户,年产值达50多万元。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该地的竹编工艺品如竹篮等逐步取代了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塑料制品,成为市场中的香饽饽。近几年,景德镇加大了对竹编工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投入了一定经费,成立了竹编工艺传习所。在当地文化部门的大力引导下,刘四龙等人抢抓机遇,把竹编工艺品推向市场,并且品种也越来越丰富,包括竹筛、畚箕、箩筐、竹篮等10多个品种。他们还在产品中编入“喜”“福”等字样和花纹图案,做工精细、造型美观,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不仅在市内热销,而且还远销江浙等沿海发达地区。(景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