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羊能上去的地方,戏就要上去”
为人民而写 为人民放歌
首届湖北艺术节筹备工作有序推进
首个国际纪录电影专项奖设立
恭王府正式挂牌为国家5A级景区
北京海淀区博物馆更新基本陈列
中国工业博物馆开馆
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在京举行
艺术与科学在这一刻交融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2-05-22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羊能上去的地方,戏就要上去”
——山西省吕梁晋剧院扎根基层服务农民纪实

    本报驻山西记者   杨  渊    通讯员  李海涛

    临县王家坪、兴县乔家沟村、汾阳市西贾壁村、孝义市吐京村、河曲县樊家沟村、岚县侯家岩村、五台县柏兰村、平遥县侯家坪村……翻开山西省吕梁晋剧院的演出记录本,一串串演出地点背后是该剧院深深扎根山西农村的广阔土地,送戏下乡服务农民的故事。

    90%以上的演出在农村

    走乡村,住窝铺;进山区,访农家,足迹遍及晋、陕、蒙三省区20多个县市。据不完全统计,山西省吕梁晋剧院每年有270多天坚持下乡演出,年演出场次达400余场,其中90%以上的演出安排在农村。

    为赶台口,披星戴月赶路是常有的事。最让吕梁晋剧院人难忘的是一次从陕西榆林到600多公里外的五台县赶台口的经历:演完戏凌晨3点出发,到达目的地已经是第二天下午4点多了,大家顾不上舟车劳顿的辛苦,马上装台演出,卸妆、换装、吃饭全部在路上解决。演出地平遥县朱坑乡侯家坪村是一个远离中心城市的自然村,所在地区属典型的山区地貌,山势险峻、交通不便,从朱坑乡政府驻地出发到侯家坪近两个小时的路程,一路崎岖不平、泥泞颠簸。这样的“难行路”他们一走就是30多年。

    “他们真正是俺庄户人的贴心人,只要羊能上去的地方,戏就要上去。”这是山区群众对吕梁晋剧院最朴实的评价,也是他们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真实写照。演员们总是说,面对农民群众对文化、对戏曲艺术的渴望,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只要锣鼓声一响,他们满身的疲惫就会一扫而光。

    一切为了农民

    山西省吕梁晋剧院创建于1978年。建院30多年来,该院在创新机制、培养新人、推出精品、确立品牌、开拓市场、服务农民上付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努力。他们不断探索建立内部激励机制,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努力提高一线演员下乡演出补助。

    当然,光有机制是不够的,剧院的发展离不开勇于创新、敢于开拓的精神。汾阳市西贾壁村位于汾阳三泉工业园区周边,近年来,随着当地园区工业的发展,昔日宁静的小山村吸引来大批外地来园区工作的务工人员。如何丰富这些务工人员和周边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成为了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新课题。针对这一情况,晋剧院领导决定创新思路,占领新型工业园区这一农村文化和社区文化结合的“真空带”。来自河南的务工人员王德荣兴奋地告诉记者:“作为地道的农民,真没想到能在远离城市的工业园区和这里的农民兄弟一起欣赏晋剧。”

    晋剧院走进新兴工业园区的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在积极探索的基础上,剧院人把这一成功经验进一步推广,辐射到周边孝义梧桐镇、文水县东庄等远离中心城市的新兴工业园区,为园区务工人员和周边农民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用实践履行了“一切为了农民”的办院宗旨。

    同时,他们还拓展思路,借助多种媒介传播戏曲文化。吕梁晋剧院先后重排和创作生产了近30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剧目,走出了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精”的剧目生产之路,确保了剧院的可持续发展。剧院与山西金晖音像公司联合,录制了《残月》、《深宫怨》、《秦香莲后传》等10部大戏、3个小戏,发行VCD光盘3万余张。剧院先后荣获山西省现代戏调演一等奖、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山西省“杏花奖”等多个奖项,被吕梁市委荣记集体一等功,被授予吕梁市“宣传思想战线先进集体”,院长张雯斌也获得“山西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写身边人,演身边事

    为了让戏曲艺术更贴近生活、更具有亲和力,近年来,吕梁晋剧院坚持写身边人、演身边事,他们先后创排了《吕梁儿女》、《碛口古镇》、《刘胡兰》等取材于当地人和事的舞台艺术作品。

    今年是刘胡兰就义65周年。“我们要用吕梁精神塑造吕梁英雄。” 张雯斌告诉记者,“以往刻画刘胡兰的剧本都突出‘死的光荣’这一主题,而现代晋剧《刘胡兰》则紧扣‘生的伟大’,通过刘胡兰改名上学、儿童团成长、抗战磨炼、光荣入党、月下缝军鞋、智拿伪村长、勇斗阎匪军、凛然就义等片段,向观众真实再现了刘胡兰是如何从一名普通的乡村姑娘成长为儿童团员,最终在革命斗争的洗礼中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过程。我们紧紧抓住这一点,再现了刘胡兰伟大的一生。”

    为向观众全面诠释追求真理、对党忠贞、勇于奉献的刘胡兰精神,并使其成为吕梁英雄和吕梁精神的典型代表,晋剧《刘胡兰》从一开始就将对主题的发掘体现与落实到“吕梁精神”的倡导弘扬上。为此,剧院专门邀请到戏剧专家曲润海、戴英禄、邹忆青等人进行指导。在着手编写剧本之前,编创人员深入刘胡兰的家乡对刘胡兰的生平事迹做了大量细致了解工作,先后对剧本进行了9次修改。2012年1月12日,刘胡兰牺牲65周年纪念日,晋剧《刘胡兰》成功首演。78岁的离休老干部王明义听说省城要上演晋剧《刘胡兰》,特意让儿子带着自己驱车从30多公里外的北郊上兰村赶来观看。

    据了解,今年6月,晋剧《刘胡兰》由山西省文化厅推荐将参加全国儿童剧目展演;8月将到北京演出,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献上一份厚礼。“今年,我们会着重将晋剧《刘胡兰》打造成艺术精品,把该剧带到全国,让其成为吕梁乃至山西的文化名片。”张雯斌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