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路
绵山又称介山,因介子推而得名,以寒食清明节的发源地闻名于世。深藏在三晋腹地的绵山如今已成旅游胜地,其实它还是宗教文化之山,诗文书画之山。不论帝王将相、儒释仙道、文人墨客,只要来到山西,就要到绵山拜谒介之推,留下他们的诗文书画。有的人没有来过山西,但他们对介之推的崇仰之情,同样浓重地表现在他们的作品中。
最早用诗歌颂扬介之推的当是屈原。他在《九章·惜往日》中咏歌道:“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李唐王朝起于太原,李世民依托绵山扫平了割据势力,所以对太原有特别的感情,把太原称作北都,经常回来纪念,也经常上绵山拜谒。贞观十五年,李世民亲到绵山挂铃还祈雨愿,下山路上见寺前彩幡飘拂,有所感触,遂题写一首《咏兴国寺佛殿前幡》:“拂霞疑电落,腾虚状写虹。屈伸烟雾里,低举白云中。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念兹轻薄质,无翅强摇空。”唐朝咏寒食节的诗最多,据统计约有三百首。最有名的是李商隐。诗人不幸生病,巧遇一位道士,让他服用仙丹后痊愈,他下山后在山下冷泉驿住了一宿,于是写下了《寒食行次冷泉驿》:“驿途仍近节,旅宿倍思家。独夜三更月,空庭一树花。介山当驿秀,汾水绕关斜。自怯春寒苦,那堪禁火赊。”北宋宰相张商英崇尚佛教,曾登临绵山,留诗三首,其中《游绵山》写道:“夕阳返照影流东,点点寒鸦过远峰。渔叟罢竿收钓饵,牧童吹笛弄秋风。日光隐隐见苍海,山色青青耸碧空。万壑千崖增秀丽,往来人在画图中。”这是一首工整的七律,夕阳、寒鸦、渔叟、牧童、日光、山色,把绵山恬静幽雅的自然特色巧妙地描写出来。清代大学者顾炎武曾数次到山西。1662年秋,他从河北井陉入晋,先抵大同浑源,冬渡汾河到平阳府,谒尧庙,在临汾度岁,写诗多首,其中《一雁》云:“一雁度汾河,河边积雪多。水枯清涧曲,风落介山阿。塞上愁书信,人间畏网罗。覆车方有粟,饮啄意如何。”
绵山的彩塑、壁画、石刻也极为丰富,蔚为大观。绵山保存有七百余尊神佛彩塑,上自唐宋,下抵明清,大者过丈,小者尺余,形制随朝代更迭,风格缘时代嬗变,历史脉络清晰分明。造型无不栩栩如生,情态自然传神,性格相互迥异,手法各臻其妙。或写意,或写实,或简约,或华美,不少可称中华雕塑之经典。当代作家、学者冯骥才考察绵山彩塑后,称这些神佛造像是“失落的文明”幸存下来的历史遗产。
绵山彩塑体现着山西明代彩塑的诸多优秀的特征,首先是造型能力高超。现存的数百尊造像中,佛、道、儒和民间信仰全有。各种佛祖、神仙、天王、金刚、侍者、比丘、供养人以及民间偶像和地方神甚众,造型各异,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比如现藏大罗宫的几尊侍者像,其造型能力之高达到令人惊叹的地步。一尊侍者左臂挟簿册,右手执笔,凝神注目前方,似在待命,略带稚气和腼腆的脸上显出聪明的天性,叫人一望而知;另一尊侍者双手托着画轴,亦准备着听命而动,一副俯首帖耳、十分驯顺又乖巧的模样,这样的人似乎在生活中见过;再一尊侍者仿佛级别略高,一手背后,一手在“指手划脚”,板着脸儿,挺着胸脯,肚皮微凸有些“发福”,显得矜持又傲慢,浅薄之态,惟妙惟肖;还有一尊侍者为坐像,身着朱袍,手执书卷,地位显然更高,儒雅平和,颇显修养和文气。另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真切的质感与量感。衣服的柔软,铠甲的坚硬,皮肉的光滑与弹性。不同部位皮肤和肌肉的质感也绝不相同。嘴巴的丰软,鼻翼的柔韧,耳朵的劲挺,手指的灵巧,似乎全都可以触到。连又圆又硬的脑壳和衣服里的肢体也能清晰地感觉到,从中可以看到绵山雕塑艺术所达到的高度。
绵山有一座规模相当可观的碑苑,保存了许多碑刻原物,风化剥蚀,更显古老厚重。还有一座“大罗宫名人纪念馆”,陈列了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的圣旨、诏书,唐代宰相令狐楚,唐代骁将尉迟恭,北宋宰相张商英、文彦博,北宋名将郝质的奏折,还有许多名人的书法绘画作品,值得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