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美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编者按
彦涵的木刻“战歌”
为人民服务的
信念从未动摇
记录时代变迁
中村贞夫倾情描绘黄河
傅抱石作品《山间论道》高价成交
黄福山国画亮相荣宝斋
回声壁




 中国文化报 >  2012-05-22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声壁

    ■“我一直强调‘艺术源于生活’。对于这个说法,大家有点儿熟视无睹了。但总结自己多年参与艺术创作的经验——经历社会现实主义学习和创作的阶段,又经历中国新潮美术阶段,之后在西方直接参与当代艺术的创造,现在又回国进行艺术创作与教学——我发现,对我有帮助的,就是这样一个理念。就是艺术家如何处理手中的活儿,如何处理你的艺术与社会、时代的关系。你处理这个关系的技术高下,决定了艺术价值的高下。 ”

    ——艺术家徐冰说“大家对‘艺术源于生活’有点儿熟视无睹了”

    艺术和生活、社会、大众的关系,绝非可有可无、若即若离,而是本源性的关联。现在某些艺术家养尊处优,闭门造车,疏远生活,缺乏地气,何谈创造性?何谈感染力?

    ■“现在是5月12日午2点。4年前的此日此时此刻,在家中接到助手电话说刚才四川发生了地震,北京都有震感。马上给在成都的女儿和家中打电话,不通。直到晚上才接到电话确认了无情的天灾和家人的幸运!连着三天三夜坐在电视机前流泪看了所有的灾情报道,之后画出《父与女》参加了赈灾义拍。为那些冤魂祈祷!”

    ——艺术家张晓刚5月12日发微博

    艺术家比普通人敏锐,多思,情感更强烈,记忆更深刻。情动于中,而形于宣纸,形于画布,才能产生感人的艺术。

    ■“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如果仅仅放在家里束之高阁,那就还没有成为一张完整意义的作品。画家的作品必须交给社会、民众欣赏,这样才能完成完整的审美过程,否则就只是一张纸。”

    ——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说“画家的作品必须交给社会、民众欣赏,否则只是一张纸”

    许钦松在中国美术馆的个展非常轰动,“展览海报不但覆盖了广州的许多公交车站,还展示在了北京的公交车站上。”这得需要多大的财力支持啊。获得支持,“作品交给社会、民众欣赏”,想必也是每个画家的梦想。

    ■“近期父亲仅仅浏览了4至5月部分拍卖行的拍品,就发现了超过40幅赝品,涉及国内16家拍卖行。虽然之前我们也经常发现赝品上拍,但这次数量太多了,超过50%的拍品是赝品。这些作品虽然也有高仿品,但很多都是凭空捏造的,父亲非常生气,实在忍无可忍。当时他就让我给拍卖行打电话,但怎么打得过来,我就建议通过微博打假,也许这么做是徒劳的,但也要让徒劳发生!”

    ——画家杨之光女儿杨红说“父亲50%的拍品是赝品”

    在世的画家天天打假,居然“50%的拍品是赝品”,已故画家就更没人管了,拍场上的赝品比例,您就使劲往高猜吧。

    续随子 点评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