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艺彩山东·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山东省八十八项文物
保护重点工程开工
文明古国文化遗产保护与
促进文明对话国际研讨会召开
“十年世界文明对话书展”开展
文明对话的价值与意义
重建信仰,从传统文化出发
世界需要中国发挥东方智慧




 中国文化报 >  2012-05-25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明古国文化遗产保护与
促进文明对话国际研讨会召开

    本报讯  (驻山东记者孟娟)5月21日,第二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曲阜举行“文明古国文化遗产保护与促进文明对话国际研讨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汉斯·道维勒,巴西驻中国大使胡格内,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济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次忠出席研讨会。

    孙守刚在致辞中说,文化遗产保护是促进不同文明对话、密切文化交流合作的媒介和纽带。在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开幕之际,举办这次研讨会,共商文明古国文化遗产保护大计,对于加强古文明国家之间的文化联系,促进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世界文明对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孙守刚指出,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这次研讨会为促进文化遗产保护搭建了良好平台,为我们学习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提供了难得机会。我们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加强与国际文化遗产领域和各文明古国的交流合作,汲取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发展的重要成果,更好地推动山东文化遗产事业的繁荣发展,使文化遗产成为山东走向世界、世界了解山东的重要窗口。

    据了解,目前,山东经普查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有4万多处,拥有世界遗产3处,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8座;全省各级各类博物馆195座,馆藏文物150.2万件,还拥有一大批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共同审议了《文化遗产保护与促进文明对话尼山共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