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艺彩山东专刊头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第二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召开
山东省文艺界举行座谈会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
山东部署公益文化项目推介活动
“盛世百花”美术作品展举办
文以载道 乐民兴邦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2-05-25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对话消弭不同文化间的冲突
第二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召开

    第二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现场  马 壮 摄

    本报驻山东记者  常会学 宁昊然

    5月21日至23日,第二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孔子故里山东尼山举行。来自海内外的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及十大文明古国驻华使节云集尼山脚下,展开世界不同文明之间高层次、高水平的对话交流。

    关注当下 回应现实

    本届论坛以“和而不同与和谐世界:信仰·道德·尊重·友爱”为主旨,围绕不同文化信仰的相异与相同、传统伦理对当今世界的意义、不同文明对话与当前人类的危机、不同宗教对人类之爱4个分论题举行了30多场丰富多彩的活动,是一届学术性与民间性、国际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国际文化学术交流盛会。

    “当前,不同信仰、不同文明的冲突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继续上演。第二届尼山论坛是更加关注当下、回应现实的一届论坛。论坛设计的分论题,都是从思想文化层面对人类目前面临共同的安全问题、不同文明冲突问题、环境和能源问题给出的积极回应。”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尼山论坛组委会主席许嘉璐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说。

    “我们相信不同文化之间可以通过对话消弭冲突,这是尼山论坛创办的初衷,也正是文明对话的意义与价值所在。”许嘉璐表示。

    尼山论坛在孔子诞生地举行,意在秉承孔子精神,发挥孔孟儒家文化独特资源优势,为推动世界文明对话提供平台、做出贡献。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在开幕式上致辞时称,第二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对话交流活动,对于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世界文明古国相聚尼山 共商文化遗产保护

    本届论坛特邀墨西哥前总统福克斯,中国国家文物局领导,世界文明联盟官员,墨西哥、意大利、印度、希腊、法国、阿根廷、阿尔及利亚等国驻华使节以及国内外有关专家出席了“文明古国文化遗产保护与促进文明对话国际研讨会”,举办了电视论坛,并开展了“驻华使节走进中华文化遗产”活动。在联合国“世界和平对话日”10周年之际,世界古文明国家在孔子故乡曲阜首次携手,共同表达了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和参与世界文明对话的愿景,为世界文化交流史留下了精彩的一页。

    在5月21日举行的“文明古国文化遗产保护与促进文明对话国际研讨会”上,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守刚强调,文化遗产保护是促进不同文明对话、密切文化交流合作的媒介和纽带。在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开幕之际,举办这次研讨会,共商文明古国文化遗产保护大计,对于加强古文明国家之间的文化联系,促进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世界文明对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讨会上,福克斯、巴西驻华大使胡格内等与会的各古文明国家代表就“文明古国的合作与文明责任”这一主题展开了对话,并共同审议了《文化遗产保护与促进文明对话尼山共识》。

    在5月23日举行的论坛闭幕式上,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司安民宣读了《文化遗产保护与促进文明对话尼山共识》。《共识》指出,文化遗产保护要融入人类的发展,引领文明的进步,要更好地保护各民族的悠久历史和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根基,使世界各民族的精神和情感的载体能够传承下去。《尼山共识》是本届论坛的重要成果之一,对于积极促进世界文明对话、共同保护人类共有文化遗产有着十分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突出青年在文化 交流中的重要性

    由36名博士生参与的6场博士生论坛,是本届尼山论坛的又一大亮点。从海内外知名学府中脱颖而出的青年学者们从台下走到台上,深度参与了世界级学术对话活动。

    许嘉璐对青年们在本次论坛中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青年们在这次论坛中所体现的强烈求知欲,勇于直抒胸臆的胆略和力图论证严密的认真态度,已经向世人展现了年轻人的优势,预告了他们即将走上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不同文明对话的前台。许嘉璐表示,论坛组委会关于同时举行青年博士论坛的决定是正确的,以后将坚持这一做法。

    闭幕式上,美国和中国博士生代表分别用英文和中文宣读了《青年人走向世界文明对话前台倡议书》,倡议全世界的青年人承担起使世界文明走向和谐的责任,以开放的心灵,学习的态度,聆听不同文明的声音,学习其他文明的长处,促进本民族文明的发展,实现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 

    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各国专家、学者们围绕“信仰”“道德”“宗教”等文明话题展开深度讨论,力图以对话的形式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减少国家、民族间的矛盾与冲突,在加强文明对话、促进沟通与交流、构建“和而不同”的新人文主义等诸多方面取得广泛共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