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湖南记者 李 洁
5月24日,湘潭县易俗河镇紫薇路上的湖湘书画社又迎来了一批新学员,他们多是来自农村的孩子。“廖跃老师从不打广告,但他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我们希望孩子像他一样成为优秀的农民画家。”一位学生家长说。
廖跃,湘潭县第一批“优秀农村实用性人才”、湖南省美术协会会员。1970年出生在湘潭县的一个贫困家庭,从小喜好涂涂画画的他因家庭原因辍学外出打工。直到21岁,他偶然知道一位远房亲戚在湖南城建学院教画画,便利用打工之余,每周六到该校旁听,从此开始了他的艺海苦旅。
在长达7年的学画过程中,廖跃的生活一直很艰苦。乡下繁重的劳动,让他没有专门时间学画,但只要听说哪里有教画的或卖画的,不管路途有多远,他总要去看看;为了学画,廖跃还把乡间唯一的三间祖屋变卖给了他人。
看过廖跃画的人,总会被他的写实风格打动。他的画以乡村题材为主,画面简单,表达了对生活、对自然的体会和感悟。“每张画都有形式美和寓意美,以两者表达出个人思想,才是件完美的视觉艺术作品。”他说,画其实体现的是创作者的思想。
走进廖跃居住的湖湘书画社,学生的习作、老师的作品陈列满屋,只有在卧室才能看到寥寥可数的几件衣服和生活必需品。简单的生活,映照出廖跃从农村青年到油画家的独特历程。“我其实很幸运。虽然生活坎坷,但学画之路却一帆风顺,碰到了好老师、好同行和好朋友。”廖跃说。
如今,廖跃凭借个人的执着和努力,在艺术的殿堂里取得了不小成就。习画以来,他曾多次获省、市级奖项,《正午》、《初犊》两幅作品分别于1999年、2004年入选了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不少作品还被海外藏家收藏。
“绘画虽然艰苦,但钻进去之后,却乐趣无穷。”廖跃说,目前,国家对文化建设非常重视,党和政府的关怀,让他振奋不已,艺术界迎来了春天。他打算等各方面条件成熟后,创作一批表现劳动美的画作,并计划每年免费指导一名资质优异的贫困学生学画,以回报社会对他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