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12月深圳举办
“十艺节”山东省筹委会各部室开始运作
费城交响乐团音乐周在京拉开帷幕
我国首次发布境外企业文化建设指导意见
刘忠德同志逝世
要闻简报
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20%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2-05-31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本报评论员

    5年的时光弹指一挥间,但我国的文化产业却在5年间跃上了一个新台阶。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文化产业经历了探索、起步阶段后蓬勃发展,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奋斗目标指日可待。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9月发布的数据,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1052亿元,占同期GDP的2.75%,2008年至2010年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现价年均增长24.2%,高于同期GDP的现价年均增长速度近1倍。各地文化产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北京、上海、江苏、湖南、湖北、广东、云南等省市,文化产业增长速度年均超过2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均达到5%以上,成为当地新的支柱性产业。

    文化产业能够取得迅猛发展,首先得益于产业规划与政策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文化产业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目标之后,文化部于今年2月正式发布了《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确立了实现倍增的奋斗目标。同时,明确了演艺、娱乐、动漫等11个重点行业的政策举措,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可以说,这一规划的制定出台对“十二五”期间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此外,文化部推动有关部门出台了《动漫企业进口动漫开发生产用品免征进口税收的暂行规定》,经认定的动漫企业在进口高端设备时免征进口关税及增值税;推动将西部文化产业有关门类纳入到《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凡在目录范围内的文化企业在2020年以前可享受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

    文化产业能够取得迅猛发展,也得益于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的初步建立和此项工作的持续推进。作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如融资难曾长期困扰中小文化企业,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文化部先后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建立部行合作机制,以及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设立,使这一瓶颈正在逐步被打破。据统计,2011年通过部行合作机制完成的重点文化企业信贷项目68个,涉及金额188.91亿元,贷款余额97.32亿元。

    文化产业能够取得迅猛发展,还得益于对新兴文化产业的关注和对文化与科技融合趋势的正确判断。近年来,在演艺、娱乐、影视制作、新闻出版等传统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动漫游戏、数字音乐、数字电影、网络视频、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公共视听载体、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正是因为对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准备、有预判,所以在机遇到来的时候才能及时抓住。新兴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进步如影随形,文化部门积极争取国家科技计划对文化产业领域中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研发予以支持,也使得产业的发展更加顺畅自如。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展望未来,前行脚步丝毫不能放缓——要着力推进政策支撑、公共服务、投资融资、贸易合作、人才培养五大平台建设,不断强化政府引导、规范和服务职能;要加快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引导各地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加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建设,培育骨干企业,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要继续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快新技术的运用和高科技文化产品的开发;要着眼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加快对外文化贸易发展。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们强烈感受到,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文化产业必将取得突破性进展。经过不懈努力,相信下一个5年结束的时候,我们能够如愿看到,我国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