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为孩子们送上文化大餐
把舞台搭在田间工厂
刘忠德同志生平
儿童图画书:仍是引进版的天下
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20%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2-05-31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舞台搭在田间工厂
——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赴吉林演出侧记

    本报记者  李珊珊

    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送欢乐下基层”活动,近日来到美丽的吉林省吉林市。

    5月26日清晨,几十人的文艺志愿服务团在松花江边整装待发,他们要前往几十公里外的吉林市昌邑区大荒地村。

    大荒地村最早因大片荒地而得名,后因推广现代农业和耕地集约化经营,逐渐变成远近闻名的优质水稻产地,旧日的穷乡僻壤变成了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演出车抵达大荒地村的时间比预计时间早了近一个小时,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提议与文艺志愿服务团的艺术家们一起去村里看望乡亲们。一行人走进村里的农家书屋,看到书架上琳琅满目的图书,无不为此感到高兴。在村民乔明儒家中,大家听他讲述了几十年来的生活变迁。

    随后的演出在农户的住宅楼和稻田间举行。小小的临时舞台是村党支部书记刘延东一大清早带领群众用脚手架搭建起来的,村民们还从家里拿来了红绸带、黄玉米、红辣椒装点舞台。这份质朴和热情深深感动着前来演出的艺术家。“我在无数华丽的大舞台上演出过,但今天这田间地头的小舞台让我感到更多的亲切和责任。70年前,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文艺‘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命题,今天的文艺工作者一定要牢记叮嘱,以实际行动践行讲话精神,用艺术精品奉献乡亲邻里。”相声演员牛群说。

    告别了大荒地村的乡亲,演员们又于当天下午来到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为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兄弟献上精彩节目。虽然4级冷风夹杂着零星小雨突然袭来,1万多名石油工人仍然将偌大的工厂操场挤得满满当当。

    68岁的刘兰芳说起《张飞请诸葛》还是那般余音绕梁、令人拍手叫绝;72岁的吴雁泽依旧歌声嘹亮地演绎《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风采不减当年;京剧演员于兰带来《杜鹃山》选段《家住安源》,胡琴演奏家姜克美独奏京胡《夜深沉》,歌唱演员范竞马、郑咏合唱《走向复兴》……作为此次赴吉林演出的主要承办单位,中国杂技家协会组织了多个精彩的杂技节目,包括中国杂技团的金牌节目《俏花旦——空竹》,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杂技团陈东、于婉青演出的《东方的天鹅——芭蕾对手顶》,四川省遂宁市杂技团牟强、杨刚表演的《比翼——双人倒立技巧》,魔术师李彦培表演的魔术《变脸》等。

    演出之余,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们还向大荒地村和吉林化工赠送书法作品,中国摄影家协会的摄影家们一路为新农村、新工厂拍新图……

    不知疲倦的艺术家们心里都记着自己的责任,一路上兢兢业业。正如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屹在演出前致辞时所言:“在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之际,我们带着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对农民和产业工人的深情问候,来到吉林,这是广大艺术家继承弘扬《讲话》精神,发扬光大党的文艺工作优良传统,积极践行‘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