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屈菡)6月18日,文化部召开“十七大以来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成就新闻通气会”,文化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兼人事司司长高树勋介绍了党的十七大以来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十七大以来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认识明显提高、环境明显改善、领域明显拓宽、制度建设明显加强以及活力明显增强。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文化部党组高度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和中央提出的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紧密联系文化工作实际,不断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各级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组织保障。
据介绍,十七大以来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首先体现在通过加强规划、统筹兼顾,使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文化部在不断提升统筹管理和宏观指导水平的同时,积极探索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根据文化人才特点,提出要建设好“七支人才队伍”,即推进以文化党政人才队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文化艺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高技能文化人才队伍、文化科技人才队伍、文化外交人才队伍为主体的各类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此外,强化载体,努力搭建人才成长集聚平台,对部内各司局各种重点项目、重点工程中分散开展的人才工作进行梳理、整合,逐步构建分类明确、层次清晰、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并突出宣传,积极营造人才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是创新思路,完善机制,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根据中央有关要求,结合文化部实际,文化部出台10多项关于干部管理的意见、办法、规定和规则,涉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干部考核、培养锻炼、问责等方面,为开展干部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其中,加大了干部选拔任用和交流轮岗力度,进一步优化了班子结构,提升了整体效能;坚持干部管理监督有关制度,完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提高考核系统化、类别化、精细化水平,将对干部的考察、考核结果与奖惩任免结合起来,加大对不称职干部的调整力度,充分激发了干部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增强了干部队伍的活力和战斗力;通过挂职锻炼、交流轮岗、在职培训等形式培养锻炼干部,进一步开阔了干部的视野,改善了知识结构,提升了能力素质。
三是优化结构,提升素质,机关公务员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党的十七大以来,文化部围绕全面贯彻实施公务员法,以提高机关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为目标,通过完善考试录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激励约束等机制,进一步提高公务员队伍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加强能力建设,增强活力和创造力,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结构合理的机关公务员队伍。2007年以来,文化部通过考录、调任、公开遴选和接收军转干部等方式,共录用补充170余名公务员,其中具有基层工作经历人数达79%,进一步优化了部机关公务员队伍的年龄、学历、经历和来源结构;同时不断加强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对机关处级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进行了改革;并不断加强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着力打造具有鲜明文化行业特色的公务员培训品牌班次。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