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艺术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专题
  标题导航
艺术教育遭遇师资之困
6名“洋弟子”中国剪纸习艺结业
云南大学生手绘苗族神话
用戏剧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未来名师”诞生记
艺术生为何要出国?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2-06-19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云南大学生手绘苗族神话

    本报讯  6月17日,“创意寻甸”云南大学生创意文化展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云南艺术学院的学生们用来自少数民族村寨的古朴元素打造了一场民族文化盛宴。

    走进创意展展馆,各色创意展品让人眼花缭乱。绘有少数民族生活耕作场景的本子、书签、版画、插画等一些极具民族风情的手绘创作成为其中最大的亮点。通过学生们创作再加工,一些流传于昆明市寻甸县少数民族村寨的神话传说和少数民族历史典籍里所描述的古老场景,跃然纸上。

    “第一章是造天造地和运金运银,这个鸟代表的是天,这个鱼代表的是地,九昌昂公公把天地撑开,纽香婆婆把金子和银子孕育出来。”云南艺术学院的学生耐心地给市民们讲解作品。

    来自云南艺术学院的李楠和他的两位同学为了创作出一系列名为“双寻记”的作品,三人曾一起深入到云南寻甸苗寨近四五个月,搜集了大量的当地苗族老人的口述苗族神话传说。通过查阅典籍,筛选,再加入他们自己的创新元素,将苗族老人们口中的故事一幅幅绘制出来。他们说,想通过这种方式将一些民族文化保存下来。

    据悉,每年云南艺术学院的学生们都会到云南省不同的地方采集当地少数民族元素,以创意的方式留住“民族文化”。昆明市寻甸县是此次云南艺术学院的学生们创意展的集中采风地点,当地世居少数民族主要是回、彝、苗3个民族。 (和晓莹  赵 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