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艺彩山东· 艺 苑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参考
  标题导航
让山东地方戏曲绽放夺目的光彩




 中国文化报 >  2012-07-20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山东地方戏曲绽放夺目的光彩

    在山东省流动舞台车配发仪式上,山东省副省长张建国为基层院团团长配发流动舞台车钥匙。

    莱芜梆子《儿行千里》剧照。该剧今年已在省内外巡回演出180余场,观众达18万余人次。

    吕剧《补天》剧曾获首届泰山文艺奖一等奖、第九届山东省艺术节“精选剧目优秀演出奖”。

    “艺术家走进大众”活动现场,山东省吕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李萍为表演者现场示范。

    济宁市中老年爱心戏剧团在市中区快活林绿地为市民演出。

    本报驻山东记者 常会学 孟娟  通讯员  张同海

    编者按:2012年3月,以廉政教育为题材的莱芜梆子地方戏《儿行千里》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汇报演出,引起强烈反响。4月举办的山东省首届地方戏新创作小戏展演,省内60多个院团、20多个地方戏种的75个新创作小戏参演,近万名观众现场观看,盛况空前。在7月6日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闭幕式暨颁奖晚会上,山东代表团带来的现代吕剧《杨广和》荣获创作金奖,该剧主演荆延国、孙世华、张明霞荣获最佳表演奖。

    近年来,在地方戏曲振兴工程相关政策扶持下,山东地方戏曲经历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再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态势。中国戏曲学会会长薛若琳在观看山东首届地方新创作小戏展演后表示:“经过努力,山东的许多地方戏剧种拥有了各自的保留剧目、音乐唱腔、领军人物和热心观众,一批新戏、大戏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山东的成功实践,是对整个戏曲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为地方戏振兴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政策给力 让地方戏曲“唱”起来

    地方戏是“活态”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山东作为地方戏大省,上世纪50年代地方戏剧种曾多达39个。随着形势变化和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同全国许多剧种一样,山东地方戏发展进入低潮,到2006年全省能够演出的戏种仅14个,地方戏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吕剧是山东代表性地方戏,现在看不到了,老艺术家们在哪儿?电视上见不到他们的影儿,广播里听不到他们的声儿了。”2010年底,一封胶东农村群众的来信引起了山东省领导的高度重视。2011年初,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山东省宣传文化部门启动了“山东地方戏振兴工程”。同年11月,省委九届十三次全会又将“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作为文化强省战略的重要内容。以政策扶持为突破口,以扶促兴,山东省地方戏曲“起死回生”,逐步“唱响”。

    五音戏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是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山东地方戏剧种,在济南一带广为传唱,鼎盛时期曾有东、西、北三路,目前只有西路一支被传承下来。作为该剧种的保护传承单位,淄博市五音戏剧团先后获得各类扶持资金500多万元,排演的现代戏《腊八姐》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剧种主要传承人霍俊萍两次荣获中国戏剧表演梅花奖。

    “对于列入国家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24个地方戏剧种所在院团,每团每年给予10万至20万元扶持资金;对65名国家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给予1万至2万元补助。”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为民告诉记者,通过这一措施,已经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恢复或新建地方戏剧团11个,复排或新排地方戏剧目50多出。

    唱响地方戏曲,舞台设施不可缺。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同时,山东省将文化设施、文化资源向地方戏曲院团倾斜,把新建场馆设施作为地方戏振兴的舞台,并率先规划实施省直院团“一团一场(馆)”的目标,不断改善演出设施条件,彻底改变了以往无专业场馆演出、搭土台子唱戏的落后面貌。今年年初,山东省又启动了流动演出舞台车配送工程,省财政首批投入500多万元,为16个下乡演出多的国有院团配备了流动演出舞台车。按照文化惠民12件实事规划,全省完成改制的106家国有文艺院团将全部配置流动演出车,实现“一团一车”全覆盖。此外,省财政今年还拿出1000万元,市、县财政配套,为500个演出场次多、效果好的庄户剧团配备音响、灯光等演出器材。目前,全省有各类庄户剧团5200个,每年演出10万多场,直接观众超过1000万人次。

    体制创新 让地方戏曲“活”起来

    如果说政策扶持是“强心剂”,那么体制创新就是“动力源”。山东坚持把改革的要求贯穿到地方戏曲振兴的全过程,使地方戏不仅“能够活”,而且要“活得好”。

    在文艺院团改革中,山东注重加强顶层设计、系统推进。全省共有各类国有文艺院团118家,在职人员5157人。省里按照“投入不减少、条件有改善、人才不流失、发展可持续”的改革思路,一方面,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戏种建立传承中心,加大保护力度;另一方面,加强同市、同城、同类、同业文艺院团的资源整合,组建演艺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成立全省性的演艺联盟和演出院线,全方位开拓演艺市场,在市场中谋求壮大发展。

    在投入方式上,变“输血”为“造血”,变“养人”为“养事业、养项目”,变直接投入为政府采购和以奖代补,既有效地解决了院团的后顾之忧,又极大地激发了院团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内部机制上,变“大锅饭”为“绩效考核”,职工收入与工作绩效、岗位贡献挂钩,而且逐步建立了与市场对接的艺术生产机制、市场营销机制、选人用人机制等,推动形成了各展其长、各尽其能的发展局面。

    改制后的院团轻装上阵,活力倍增。在莱芜梆子剧团改制过程中,政府把财政投入分为基本拨款和考评奖励两部分,每年设立100万元专项奖励资金,每年购买100场基层演出,同时实行重点项目投入制和内部管理企业化,重点扶持优秀剧目,有效提升了剧团的生存发展力和市场竞争力。该剧团创作的现代戏《儿行千里》已在省内外巡回演出180余场,观众达18万余人次,目前还接连收到甘肃、厦门等省市的邀请,演出计划已排到9月份。

    在体制机制创新的同时,山东省还积极推动地方戏曲保护传承方式方法创新。由于多种原因,有些地方戏剧种在一定时期内迅速衰落,既无剧团当载体,又无演员作传人,现有的体系很难纳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对于这类地方戏,山东省探索出一条“依团代传”的新路子。大弦子戏流传于菏泽,“文革”期间专业的大弦子戏剧团被拆散,后来一直未能恢复。近年来菏泽以山东梆子剧团、枣梆剧团为依托,选调部分优秀中青年演员和学员学唱大弦子戏并取得成功,解决了大弦子戏有剧种无剧团、有技艺无人传的难题,实现了剧团和剧种的双赢。“依团代传”得到了文化部、中国剧协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条值得向全国推广的加强濒危剧种传承保护的成功经验。

    打造精品 让地方戏曲“靓”起来

    “不是地方戏没有市场,而是缺乏适应市场需求、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剧目。”吕剧表演艺术家郎咸芬说,一个院团、剧种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拿手戏、精品剧,否则再好的院团、再好的剧种也缺乏“安身立命”之本。

    山东省把精品剧目的创作生产作为振兴地方戏曲的关键环节,坚持以演带兴,鼓励创作精品,打造演艺品牌,推动不同剧种、大戏小戏共同繁荣,使戏曲精品成为文化强省建设中的一道靓丽风景。

    2008年,山东省设立了“艺术创作专项资金”,结合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和筹办“十艺节”,资金数额每年大幅增长。2011年达到了2500万元,其中60%以上用于扶持地方戏创作生产。各市对地方戏剧种及相关院团的扶持力度也逐年加大,济南市从2011年起,每年增加1000余万元,支持包括地方戏院团在内的各类艺术创作及基层文化活动。青岛市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带动社会资金600多万元,用于鼓励艺术院团打造舞台艺术精品。

    近年来,山东相继推出了吕剧《苦菜花》、《补天》,山东梆子《画龙点睛》、《山东汉子》,柳子戏《江姐》等一批地方戏优秀作品,收获了“五个一工程”奖、国家优秀保留剧目大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文华大奖、文华新剧目奖等多项国家级大奖,带动整个山东地方戏呈现出创作、演出两繁荣的景象。

    此外,山东省注重开展跨剧种、跨地域交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吸收借鉴省外剧种在艺术上的优点及传承发展的实践经验,努力将本土剧种精心打磨成一颗颗品质独特、光彩夺目的“戏曲明珠”。近几年,省宣传文化部门开办多期戏曲理论学习班、演员研修班、编剧培训班,先后邀请评剧、豫剧等几十位知名戏曲理论家和表演艺术家到山东授课,就戏曲理论、唱腔、表演等进行现场指导,有效提升了山东地方戏的舞台呈现水平。

    博采众长,多方借鉴,激发了山东地方戏的创作、创新热情。山东地方戏曲逐步走出“本土化”“老面孔”,在艺术表现上更富时代感和吸引力。2012年山东省新年音乐晚会上,山东地方戏大胆融入交响乐等其他艺术元素,令人耳目一新,赢得了现场观众的一片喝彩。安徽省剧协常务副主席侯露说,山东地方戏这几年的发展成果,与虚心取百家之长有着很大关系,这种跨剧种、跨地域交流的经验,值得推广学习。

    培养人才 让地方戏曲“传”下去

    “地方戏不同于一些热门艺术门类,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戏剧种的消亡或衰落,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失去了传承人或人才断档。”刘为民说,山东通过健全戏曲人才选拔机制,完善戏曲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加强戏曲人才队伍建设,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2011年6月,山东省举办了首届全省地方戏中青年演员大赛。今年4月,又举办了首届山东地方戏新创作小戏展演,为地方戏演员提供了一展身手的大好机会。

    除了以赛代练,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山东还充分发挥老艺术家的“传、帮、带”作用,加快培养各剧种尖子人才。2011年8月,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举办了地方戏青年演员集体拜师仪式,吕剧表演艺术家郎咸芬、李岱江,柳子戏表演艺术家黄遵宪、李艳贞,五音戏表演艺术家霍俊萍等集体收徒,把艺术积累无私地传授给年轻一代,促进了青年演员快速成长。今年2月,77岁的郎咸芬又收下了一位新弟子。目前,在山东戏曲界,青年演员拜老艺术家为师已蔚然成风。

    近两年来,山东省积极开展戏曲人才在职培训,省、市两级共组织举办各类戏曲演员培训班或研修班60多期次、编剧培训班22期次、导演班19期次、舞美人才培训班16期次,培训各类戏曲专业人才3000多人次。7月12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研究,山东省电影学校正式更名为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学校在保持原有优势专业的基础上,将增设山东梆子、茂腔、五音戏以及戏曲编剧、戏曲导演和戏曲音乐等戏曲类专业和舞蹈类专业。

    戏曲人才培养重在从小抓起。为此,山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扶持戏曲教育发展的意见》,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省直院校对中专阶段戏曲教育实行免收学费,并探索中专到大专再到本科的十年一贯制教育试点。同时,加强实践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各戏曲教育院校与文艺表演团体、戏曲演出场所、群众艺术馆等单位对接,建成了50多个不同形式、各具特色的戏曲教学实训基地,增加在校学生的实践锻炼机会。

    在提升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山东还特别注重加强戏曲人才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引导广大戏曲工作者争做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去年以来,山东宣传文化系统开展了“三个一切”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艺术家走进大众”活动等,广大戏曲文艺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厂矿企业、军营哨所和机关学校,积极开展公益演出,传授普及戏曲知识,深受群众欢迎。

    社会参与 让地方戏曲“热”起来

    地方戏曲振兴工程不是“独角戏”,而是“集体舞”,是一项促发展、顺民意、惠民生,需要人人参与的综合性工程。近年来,山东省积极创新思路,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办戏唱戏”,共同唱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这出大戏,使地方戏热在基层、热在民间。

    这两年,山东省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出资、群众看戏”的方式,加强了对企业参与公益性戏曲演出的引导力度,以出售活动冠名权、适当提供企业形象展示或产品宣传便利等为条件,吸引有实力的大企业积极参与举办戏曲演出活动,使企业成为扶持地方戏振兴发展补充力量。2011年6月,山东省委宣传部在有关企业的支持下,举办了“百场公益戏曲乡村行”活动。此次活动的演出主体是庄户剧团,每个庄户剧团每演出一场,企业为其提供3000元的补助,企业共计支持约60万元。整个活动持续一个月, 28个庄户剧团演出了近200场,每场演出都能吸引300多人现场观看,直接受益群众达6万多人次,社会反响强烈。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以来,在一年半时间里,全省各级国有戏曲院团共参与举办各类大型演出活动600多次,其中一半以上由企业提供部分或全部资金支持。除“百场公益戏曲乡村行”活动外,由省委宣传部牵头主办、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大型戏曲活动,还有“端阳戏韵”山东省端午戏曲晚会、山东省2012年新年戏曲晚会、首届山东地方戏新创作小戏展演等,在彰显企业社会责任感、推动振兴山东地方戏的同时,企业的形象也得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得以扩大,形成了政府、企业、剧团、百姓多赢的良好局面。

    此外,众多社会力量也积极参与到“唱戏”行列。围绕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等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各级检察、教育、老龄、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组织了大量的文艺演出活动,其中近2/3的节目属于戏曲类,进一步优化培育了山东地方戏振兴发展的社会环境和群众基础。

    如今,山东地方戏剧种已由2006年的14个恢复到22个,周姑戏、四音戏、聊斋俚曲戏等8个濒临灭绝的剧种喜获新生。山东省正积极筹备成立“山东省振兴地方戏促进会”,聘请省委或省政府有关领导同志担任会长,宣传、文化、财政、教育等部门和各级地方戏院团都积极参与,从而加快山东地方戏曲振兴步伐,使其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