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 锐
“唱大鼓陶冶情操悦耳目,唱大鼓教说育人解百愁。立下志夕阳余晖运河畔,沐春风运河城边再观秋…… ”7月6日,参加“情系齐鲁——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的台湾嘉宾来到台儿庄古城,一进城门,就被褚思全老人那悦耳的鼓书声吸引了过去。一曲唱罢,台湾桃园县文化局局长张壮谋兴奋地向褚思全竖起了大拇指:“老人家唱得太好了,我都能听得懂。”一句话让褚思全脸上乐开了花,却也难掩他心中对这门技艺传承的焦虑与担忧。
背着大鼓闯江湖
一个人、一个鼓、两块钢板成就了“鲁南大鼓”。这种说唱艺术流行于鲁南、淮河流域等乡村和城镇,演唱形式多为单人坐唱,唱腔吸收了鲁南地方戏的特点,在唱法上形成了音色刚健的“卧嗓”和音质柔润的“立嗓”两派。
今年62岁的褚思全,从小就喜欢听大鼓书。“14岁时,我开始跟着师傅张子玉学艺,16岁独立上台表演,那时还经常跟着一些演出团队去苏北、鲁南等地演出,老少爷们儿也喜欢听。”谈起往事,褚思全的语气里满是自豪。
“从学会这门技艺开始,我经常一个人背着一个大鼓去赶大集、庙会,哪里人多就去哪里。那时,我还经常被一些村子请去表演,村民喜欢听,往往是听完一段就吆喝着再来一段。”褚思全说,在村里唱一场书要两个半小时,在集市上要三个半小时。根据演出地点、场景的不同,表演的桥段也不能相同,要有长有短。“看到听众听得津津有味,我心里甭提多高兴了。”褚思全笑着说。
不论到哪个地方演出,褚思全都自称“地地道道的民间艺人”。“为什么这么说呢?把耕地毁坏的犁铧砸成两块钢板就成了唱鼓书用的鸳鸯板,用古老的说法就是,我敲起我的牛皮战鼓,晃动了两块犁铧钢板。”褚思全说,上了年纪后,他仍想背着大鼓去各地演,让更多的人都了解这种曲艺形式,可身体不允许了。
进入古城展歌喉
2011年7月,一次偶然的机会,褚思全被请进台儿庄古城表演鲁南大鼓书,没想到一曲《姜子牙卖面》博得了游客的阵阵掌声。在台儿庄古城管委会的邀请下,褚思全在古城扶风堂门口的东侧安下了摊儿。从此,每天去古城游玩的客人,都能在那里看到一个坐在马扎上的老人,他的面前摆放着一只直径近40厘米的大鼓,左手拿着两块钢板,夹在指头缝里上下打击,便叮叮当当地敲出清脆的响声;他的右手持一根长约30厘米的鼓槌子,在鼓点的节奏下,唱着鲁南大鼓的经典书目,字字清脆。
“游客没有太多时间听一些长曲目,所以我就选唱短一些的书目表演。”褚思全表示,唱鲁南大鼓书就要唱出地方特色,比如在古城唱就要唱出古城的街、河、房屋。
“我看过褚思全的表演,印象很深刻。古城需要一些有才华的老艺人向游客展示技艺,所以就把褚思全请到古城来了。在吸引游人的同时,也为传承传统文化做一份贡献。”台儿庄古城管委会主任王广金告诉记者,褚思全的鲁南大鼓书表演现已成为古城的一道亮丽风景。
褚思全说,来这里不为钱,图的是这里的环境,旅游区每天人来人往,在这儿表演,能把鼓书传播到全国甚至世界各地。
传承无人引担忧
从懵懂少年到六十耳顺,鲁南大鼓陪伴了褚思全将近50个年头。在这50年里,褚思全亲身经历着运河大鼓从兴盛到衰亡的历程。“早些年前,我一敲鼓,整个村子的人都跑出来瞧,一唱就是一天。”褚思全说,到后来,听鼓的人渐渐少了,为求生计,他背着大鼓讨生意,足迹遍布山东、江苏、河南、安徽4个省的几十个县乡。 而这些年,随着电视、网络的发达,鲁南大鼓书的受众人群变得越来越少。
褚思全告诉记者,他的师傅曾有徒弟10人,几十年间,师兄弟们全改行了,到现在只剩他一人还在继续唱。褚思全说,他之前也带了好几个徒弟,“现在连他们师傅都没有市场了,何况徒弟们呢。”一句话,道出了褚思全对这门古老技艺传承的担忧。
褚思全说,现在能表演运河大鼓的艺人屈指可数,一想到这门技艺在自己这一代可能失传,他便开始教自己10岁的孙子学鼓。“生意不好了,我也老了。但我身体还行,老百姓和我说‘再唱两句,唱两句’,我就唱两句给他们听,怀怀旧,别叫他忘记了。我打算一直把它传承下去,我能坚持到底。”褚思全的语气里满含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