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贵报7月19日“记者来信”栏目《书店,做“托儿所”还是夏令营?》一文,我也有点想法。
我经常逛书店,也发现在双休日和假期,在书店“蹭书”读的小学生特别多。我曾经看到有新闻报道说,一些书店指责“蹭书族”,说小学生把书店当作图书馆、幼儿园了,不仅影响书店生意,还导致一些图书破损无法出售。书店方面的说法有些道理,但那些小小“蹭书族”也值得同情。
就说这暑假吧,两个月的时间里,众多小学生能干什么呢?很多家长都怕孩子假期上网成瘾,所以就把孩子塞进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这让孩子们的假期生活显得格外单调乏味,当然得不到孩子们的欢迎。锻炼身体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是学校操场几乎都是“关门大吉”,公共体育场馆对孩子们也并不优待,各种体育俱乐部又人满为患。各地的文化场馆也似乎很难满足社会需要,大城市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多一些还好一点,但更多地方的类似设施就少了许多。孩子们能去哪里?
包括学校在内,社会各方都提倡并鼓励中小学生多读书。也就是说,大家都认为孩子们热爱读书是件好事。但假期里学校图书室不再开放,公共图书馆又太少,很多家长对阅读的认识又不深,不愿意为孩子购买图书,想读书的孩子怎么办?恐怕也只有到书店“蹭书”读了。
我们完全可以换个角度看这个问题:书店里看上去有不少孩子,但可以想象一下,这些孩子其实仍然只是少数,想读书却不方便去书店“蹭书”而无所事事的又该有多少呢?不要说孩子们占了书店的便宜,这样也许能更积极地调动起孩子们的读书兴趣,并诱发他们的购书欲望,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读书人和购书人,对书店来说,这难道不是“放长线钓大鱼”培养市场么?实际上,书店方面可以给“蹭书”读的孩子们一些提示,让他们在看书时安静一些;不乱拿、不乱放、不损坏图书,保持图书干净,从而让孩子们感受到书店是一个文明温馨的地方,这也是对孩子们文化素养以及文明素质的一种培养,何乐而不为?
当然,更重要的是,书店“蹭书族”多,也是在提醒有关方面,应该考虑多建几座图书馆,同时考虑学校的图书馆在假期积极开放,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读书机会。
河南省唐河县第十小学
马长军(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