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 产业与市场·影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综合
  标题导航
什么才是好声音和正能量
网络自制剧《奇异家庭》爱奇艺热播
《北京青年》启动“青春倒计时”
航天题材影片《飞天》受关注
吴鹤沪:改变国产片需“三持”
邝佩诗、黎小锋:使用民间影像应提高版权意识
郝舫:网络自制节目长久发展需走高端路线
院线十年:狂飙突进后的品牌建设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2-07-2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邝佩诗、黎小锋:使用民间影像应提高版权意识

    来自香港艺术中心IFVA的总监邝佩诗有着10多年的民间影像操作经验,谈到民间影像作者对版权意识的淡薄,邝佩诗表示很惋惜:“很多导演都没有意识,他们经常会用到别人的影像和音乐。他们之前只是拍了自己想要拍的作品,没有想过有一天会给别人放映,涉及到版权问题,他们不懂。这在香港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我很想说,你若希望别人关注你的作品,就必须要注意使用别人的作品,如果你非要用别人的音乐和影像,请先搞定版权的问题。”

    截至4月的统计显示,全国共有2138所高校,影视相关学院在其中比例巨大,影视观摩课是影视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课。只要有播映,当然会涉及版权问题。有着导演和高校教师双重身份的黎小锋认为,这个领域的版权存在相当大的问题。“普遍现象是,只认为大片值得收藏,民间影像却无人掏钱。比如上纪录片课,学生想看一些作品,老师只好花十几元钱买张盗版的,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邝佩诗和黎小锋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一个影像图书馆的概念。黎小锋的观点是:“影视机构里有大量图书馆,如果(这些影视机构中)有2000家愿意用买正版的价格来买一部作品,那这个作者就会有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可以用这笔钱投入到后续的创作中。”现阶段民间影像良莠不齐,又如何判断一部作品是否可以进入图书馆呢?黎小锋建议说:“学校可以请一些专业影评人或者业界专家,出一点费用来进行考评和资料的整理工作。”(来源:《东方早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