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的四种神话理论》
“神话”是文学的母题,又带有宗教民俗之色彩。本书以20世纪主要神话理论家们的学术生涯、工作经历与文化背景为视角,展现当代“神话”概念与理论的变迁过程,对20世纪的四种神话理论做了非常激烈的历史性批判。但作者并未试图将这一术语完全从我们的理论或分析语言中清除出去,而是指出:我们或许可以继续用“神话”这一概念来思考,并且不应当停止对这一概念的思索。
([美]伊万·斯特伦斯基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6月出版)
《汉代车马形像研究》
本书以汉代车马的视觉形像遗存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地讨论了汉代马车装饰、使用以及仪仗等方面的礼仪。通过汉代御礼发展的三个阶段和两个层次,作者不仅全面地梳理了有关车马礼仪的图像、实物、文献,还从宏观上揭示了御礼在汉代发展的内在逻辑:西汉前期,御礼延续了它在先秦的实用性;而西汉中期以后,受封建专制制度发展的影响,御礼开始强调礼仪性;东汉中晚期,受社会思潮的影响,御礼的精神性开始受到重视,出现以牛代马御车的现象。本书的研究扩大了汉画研究的取材范畴,在研究角度上亦有拓展,从艺术考古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图像、文献,采用了历史学、考古学、图像学等方法。
(练春海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
《大数据》
本书通过讲述美国半个多世纪信息开放、技术创新的历史,以别开生面的经典案例——公共财政透明的曲折、《数据质量法》背后的隐情、全民医改法案的波澜、美国矿难的悲情历史、数据开放运动的全球兴起,以及云计算、Facebook和推特等社交媒体等,为读者一一细解数据创新给公民、政府、社会带来的种种挑战和变革。作者将在太平洋对面十多年观察、思索所得,淘洗成这一本书,全书的主体是美国,但又处处反观中国当下的现实。
(涂子沛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
《我们能相信BBC吗》
一向以公正、自由为品牌标志的BBC(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享有很高声誉,而本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能相信BBC吗?作者曾经在BBC工作多年,他以自己亲身经历和细致观察,佐以大量实证,对BBC的公正性原则提出质疑和申述,展示了为何一些组织和观点在BBC得到强烈追捧而另一些坐冷板凳。书中探讨了“公共广播”的概念,质疑这是否就简单意味着广播和电视远离商业偏见,还提到媒体中存在的应该警惕的“隐藏的说客”。本书可以当做一种对西方媒体自由公正的疑问,让中国读者客观看待西方媒介。
([英]罗宾·艾特肯 著 新星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
《书情画意》
本书精选40位中国现当代作家、艺术家、美学家谈论中国书画的散文、随笔79题,内分四辑:前三辑是“画意”,分别侧重中国传统绘画、中国现代绘画、汉画像砖和版画;辑四是“书情”,围绕书法和信札。字里行间翩然呈现了中国书画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核,凝神涤滤的诗情韵致。而广袤的艺术芳林之中,文人雅士的风度、创作收藏的雅趣、民间艺术的宏富、书画品评之法则、对当世文化之观照,亦得采撷,一篇篇轻灵闲淡的美文给人隽永的回味。
(王稼句 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6月出版)
《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
本书为新东方学校创始人俞敏洪口述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俞敏洪所走过的五十年人生风雨路程。他以淡定幽默的口吻,站在人生新的制高点上,品味磨难,剖析痛苦,以一种更加成熟平和的心态讲述亲情、友情、爱情;以更具使命感的视角重新审视事业、家庭、社会,力求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道出事业和人生的通行准则,激发出每个人内心的成长力量。
(俞敏洪 口述 优米网 编 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