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邢立军 编译
谈起卢旺达,人们或许首先想到的是1994年的大屠杀;谈到卢旺达电影,首先进入人们脑海的则是《卢旺达饭店》;而谈到艾利克·凯博拉,卢旺达人想起的可能是卢旺达第一部具有世界声誉的电影《100天》,或者是他创建的卢旺达第一所电影学校。有着“卢旺达电影先锋”之称的艾利克·凯博拉不仅用电影记录着历史,也为卢旺达人构建着美好的未来。近日,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艾利克·凯博拉表示,他要用电影艺术帮助卢旺达人找到归属,帮助整个非洲联合起来。
1994年4月,卢旺达大屠杀发生之时,艾利克·凯博拉身在扎伊尔,因而幸免于难,但是他在卢旺达的32位亲人不幸被害。这一惨痛的记忆促使他于2001年和2004年分别拍摄了故事影片《100天》和纪录影片《记忆的守护者》。《100天》是大屠杀后在卢旺达拍摄的第一部影片,讲述了大屠杀100天内80万图西族人和胡图族人所遭遇的灭顶之灾。电影围绕着爱与背叛展开,参与演出的没有专业演员,都是来自图西族和胡图族的群众演员。影片在回忆卢旺达历史上最黑暗时刻的同时,也反映出这样一个现实:不论是受害者还是作恶者都不得不考虑重建卢旺达,因为这个国家已经被大屠杀撕得粉碎。艾利克·凯博拉说,他希望用电影告诉同胞,世界依然关心曾经发生在这个国家的事情。
在历经数年的电影导演和制作生涯后,凯博拉决定与新一代的电影人分享自己的经验,于是在2011年创建了卢旺达的第一所电影学校——奎图电影学院,培训那些初出茅庐的导演。在学校,学生们会学习涉及电影方方面面的知识,包括摄影、灯光、声效和后期制作。学生们可以将自己拍摄的电影传到网上,其中优秀的电影有机会被选中参加卢旺达一年一度的电影盛会——“Hillywood”。
“Hillywood”是艾利克·凯博拉倡议设立的一年一度的电影节。在电影节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影片可以在卢旺达放映。电影节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卢旺达境内多山。在全国各地放映电影是卢旺达电影节的一大特色。艾利克·凯博拉说:“将电影带到乡下,那里的人们就能亲眼目睹自己在银幕上的形象,亲耳听到自己的声音。电影可以传递强大的信息,通过电影,人们会相信他们有能力表达自己的看法,意识到他们不仅能看到过去,也能够展望美好的未来。”“Hillywood”的影响力正不断增强,现在,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制片商每年都会到卢旺达,竞争“银背大猩猩”——卢旺达的“奥斯卡奖”。
对于现在的卢旺达,艾利克·凯博拉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能够成为参与重建卢旺达的一分子,我感到骄傲。卢旺达现在所获得的赞誉使我找到了归属感,并且确信过去的悲惨历史将永不会重现。”(资料来源:CNN网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