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湖南记者 文 卫 曹萍波
8月7日,来自株洲市天元区的45家网吧业主聚集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会议室,听株洲市文化综合执法局局长杨小幼主持的网吧经营月评会。
杨小幼说:“经过明察暗访,近一个月来本区多数网吧都能依法依规经营,值得表扬。但个别网吧仍有未成年人进入和未登记身份信息的现象,如果被查出,将会被停业整顿30天以上。”
鸿运网吧业主罗先生对记者说:“别看杨局长是女的,检查时可毫不留情,执法严明公正。不过,你有困难她也会热情帮助,让你不服不行。”
朴实、干练、细心,精明中透着诚恳。这是湖南省市州文化综合执法系统目前唯一的女局长杨小幼给记者留下的印象。
文艺世家走出文化局长
很多湖南的老戏迷都知道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的株洲歌剧团。该团历史悠久,声名远播。杨小幼童年和少年时代就是在这里度过。
“我父母原来是歌舞团的舞蹈演员,父亲是河北人,母亲是湖南耒阳人。1960年父亲到株洲歌剧团担任编导,一干就是多年。但是一生劳碌奔忙于文艺的老人却希望自己的3个女儿不要从事文艺工作。”杨小幼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身世。不过她的父亲并没有阻止女儿的爱好。当看到女儿在株洲市文化系统做出成绩,并实现了人生价值时,父亲非常欣慰。
杨小幼从小喜欢听音乐,跟着父亲到处排剧目,看演出。1986年,年仅18岁的杨小幼进入株洲市文化系统工作,开始在文化局下属的演员接待站上班,后来到了株洲市文化市场管理科。杨小幼在这里磨砺了才干,也奉献了青春。
南方气候湿润爱吃辣,生长在南方的杨小幼,显然受了这方水土的浸润,工作起来风风火火、十分泼辣,但她还依旧保留着北方人的豪爽性格,做什么事都喜欢开门见山,待人也坦诚直率。
杨小幼说:“我一出生就随父亲来到株洲,故乡河北离我还蛮遥远的。尤其是父亲离世后,去河北的时间也特别少了,所以很多人会认为我是地道的南方人。从事文艺的父母也是率性豪爽的性格,我的性格可能是遗传的。”
杨小幼一步一个脚印,从株洲市文化局市场科长,到2000年任分管群众文化和艺术的副局长、2008 年任株洲市文化局局长。这期间的2003年,是株洲市歌剧事业辉煌的一年,这年株洲创作演出的歌剧《沥沥太阳雨》获评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这部追忆红色往事的革命历史剧,讲述了1930年白色恐怖笼罩下的湘赣边区,革命者李桂花夜入山林,寻找红军丈夫下落,途中巧遇农民老爹的感人故事。这与时任分管艺术的副局长杨小幼狠抓落实是分不开的。她说,做一件事就要做好,做到极致。
2006年,杨小幼因在湖南省艺术节开幕式活动中表现突出,荣立二等功。杨小幼任文化局长的3年时间里,文化局连续3年被评为湖南省文化厅系统优秀单位。她说:“从事文化工作这么多年最大的感受就是看着自己的理想一步步实现。这就像一台晚会经过辛苦排练,付诸演出时,导演看着观众陶醉时的欣慰。”
监管服务带来健康市场
株洲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于2011年9月19日正式挂牌成立,杨小幼受命担任局长、党组书记。角色发生变化,杨小幼面临新的挑战。
杨小幼说:“我对文化工作有很深感情,但既然组织安排我负责文化执法工作,我就要做好,要在文化市场管理上打造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专业精、素质高的形象执法队伍,在整治和繁荣株洲文化市场方面做出贡献。”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