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湖湘文化·非遗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参考
  标题导航
临武傩戏传承人的坚守:不放弃
走进油湾古村 观摩神秘傩戏
临武傩文化:




 中国文化报 >  2012-08-22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进油湾古村 观摩神秘傩戏

    诞生并流传临武傩戏的大冲乡油湾村 黎 鑫 摄 

    本报驻湖南记者  陈  清  黎  鑫

    油湾村,一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老村落。它四面环山,风光秀美。历史的车轮没能碾碎它悠远的巫傩文化,生活在这个近乎“世外桃源”里的王姓氏族每逢家宅不幸、人畜不旺或求丁、求福时,仍会通过许傩愿、还傩愿这一特殊的“感通”神灵的形式,祈求傩神的庇护。

    因为傩戏,这个深藏大山的古老村寨吸引了无数外来人靠近与赏读。8月17日清晨,伴随着夏日的微风,记者走进了这个神秘的千年古村。

    上午8时许,记者随同参加中国湖南临武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从临武县城出发,历经1个多小时的车程之后,到达了目的地——临武县大冲乡油湾村。当地村民聚集在村口热情地迎接我们的到来,唢呐声、锣鼓声、爆竹声……打破了这个村庄往日的宁静,一位村民激动地告诉记者:“这是我们村里最热闹的一天。”

    在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除了新修的油湾村牌坊,还有9尊庄严的傩神雕像格外引入注目,似乎时刻在提醒人们,这是一个傩神庇护的地方。

    郴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周作明介绍,油湾村共居住着200多户村民,1000余口人,村民都是王姓氏族。明朝成化年间(公元1470年),傩戏传入油湾村,由于环境闭塞、交通险阻等因素,现代文明对油湾村没有产生较大的冲击,使得傩戏能在这里原生态保存。

    临武傩戏被当地人称为“神狮子”,表演程式分为傩祭(傩仪)、傩舞(傩技)、傩戏。临武傩戏中的“神”是一个集合概念,包含9位神,分别是三娘、来宝、土地爷、关公、二郎神、夜叉、狮子神、猴子神、小神(小鬼)。傩神扮演者均戴有樟木、柳木等雕刻成的神像面具。

    进村之后,在法师的带领之下我们径直走向油湾村凯公宗祠。40余亩荷塘、古老的民宅、低矮的山峰……沿途的风景令人迷醉。在凯公宗祠内傩坛早已设好,上面摆放着傩神的雕像面具、祭品等,表演人员围坛而立,在法师的指挥下进行傩戏表演。装彩神像、开光点睛、还愿、路桥祭、参庙等程序的表演充满了神秘感。

    当表演进入“打狮子抢稻草”的环节时,记者发现了有趣的一幕:狮王与猴王在铺满稻草的地面上上演了一场争夺宝珠大战,村民叫好声不断,可在表演结束后,铺垫在地上的“稻草”却引来了村民的哄抢。周围的专家和学者都表示不理解,田野上那么多稻草,为何要抢这种稻草?村民解释,铺垫在地上的稻草是法师安排的一种吉祥物品,村民将这些稻草拿回家后可以带回吉祥如意,放在牲畜棚内可以祛瘟保吉。

    在精彩的“九神过关”环节,观众被深深地吸引,该环节主要描述了“三娘”与“来保”结伴从广东韶州府到京城寻找外出多年的丈夫,沿途需过“夜叉关”“云长和二郎关”“土地关”,每一关的表演都采用了不同的表现形式,戏文采用了很多谐音、双关语和问答的手法,达到了祭祀、驱邪、祈福和人神共娱的效果。记者发现,像“三娘”这样的女性角色也是由男性扮演,当地人介绍,临武傩戏里的角色不论男女都由男性扮演,忌讳女性参与。

    晚上10时,持续了一天的临武傩戏表演终于结束。记者粗略估计整台演出有30多道程序,每道程序又分若干环节,参演人员达100多人,演出内容非常丰富和精彩,演出方式充满了奇特与神秘感。周作明表示,临武傩戏的表演程序要经历很大的时间跨度,一般在当年的正月许愿到来年正月还愿闭坛,整个表演才算完成。但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本次展演对有些表演程序进行了简缩和调整。

    10时18分,返程车队离开油湾村越来越远,将宁静还给了这个傩神庇护的村寨。看着村口挥手作别的村民,记者想起了村民王太朴实的期望:“希望这次活动能将我们村和傩戏带出去。”

    在湖南省、郴州市和临武县相关部门的重视之下,希望临武傩戏能永久的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