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淼
老北京人吃面,总讲究个“锅儿挑”——热腾腾的面条从锅里直接挑到碗里,不过水,浇上一勺炸酱,撒上各色面码,讲究的还得再来两瓣蒜……这“锅儿挑”的吃法透着热乎,也透着原汁原味。
11月16日至18日,北京曲剧艺术中心和荣宁戏剧工作室将把一台名为《锅儿挑》的京味儿舞台剧送到北京保利剧院的舞台。委婉动听的曲艺唱段、抑扬顿挫的叫卖吆喝、字正腔圆的北京方言……一台“锅儿挑”的京味儿绝不“过水儿”。
讲老北京艺人的传奇故事
《锅儿挑》讲述的是一段老北京曲艺艺人的传奇故事。北京解放前夕,曲艺迷“大学究”娶亲为重病的父亲冲喜,“同庆茶社”的艺人们为让老爷子高兴,义务走堂会。没想到老爷子的病虽然好了,可茶社的艺人却路遇劫匪,乐器等吃饭的家伙都被抢了去,不得已改行过活。时逢北京解放,政府成立了“文艺处”,大家怀着对新社会的感激进行创作,“同庆茶社”日渐红火。但在琢磨发展创新的过程中,艺人们又产生了分歧,最终在时代的召唤下大家统一了意见,全新的剧种“北京曲剧”由此诞生。
剧中,伴随着曲艺艺人的悲欢离合,拉洋片、莲花落、铁片大鼓、梅花大鼓、北京琴书、拆唱八角鼓、京韵大鼓等依次唱响,老北京特色叫卖、风俗人情巧妙穿插其中。编剧刘敏庚说,《锅儿挑》不仅是对老北京生活的回溯,也是对昔日民间艺人气节品格的致敬,要展现新中国成立初期那些老艺人的阳光、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把那些老艺人的好东西亮一亮。“这次的创作该剧难度真的不小,既要展现老艺人的经典曲目,剧本又不能写成串场词,选取的老段子还得符合剧情,真是要了盒儿(骨灰盒)钱了。”
导演兼主演张绍荣说,《锅儿挑》要献给三种人,“献给过去的北京人,尽管他们早已被移民到五环以外;献给今天的北京人,那些意气风发的创业者和固守传统的‘钉子户’;献给明天的北京人,即使你是黄头发、蓝眼睛,也必须爱这座城。”
《锅儿挑》也是北京市曲剧团转企改制为北京曲剧艺术中心后,首部实行项目制运作的剧目。北京曲剧团团长孙东兴说,“锅儿挑”的原意是吃面条不过水,后引申为保持事物本身状态,不修饰、不掺假,之后又有了对艺、对人真诚朴实、坦荡豁达的处世态度的比喻义。“60年前,以魏喜奎为代表的老一代曲艺前辈,以他们的创新精神创造了曲剧,这个戏依旧是以创新精神向他们致敬。而剧中出现的曲艺形式,堪称一个曲艺濒危曲目的标本库。”
“锅儿挑”还是“锅挑儿”
谁知,这戏还没演,却先引发了一场关于“锅儿挑”和“锅挑儿”的争论。
当《锅儿挑》将要演出的消息见诸报纸、网络后,人们展开了一场热烈的争论,甚至还有了“锅儿挑儿”的说法。其中,既有外地人,也有地道的老北京,还有王玥波、徐德亮等相声曲艺界的名人。
争论中,相声老师马桂荣和她的学生王玥波抬上了杠。马桂荣坚称就是“锅挑儿”,“这杠我抬定了!就是‘锅挑儿’,不是我不虚心,而是从我妈那儿到我这儿说‘锅挑儿’60多年了。”弟子王玥波则称,这个问题他很多年前就遇到过,还专门为此查阅了齐如山写的《北京土话》、徐世荣编的《北京土语词典》,“老北京人说‘锅挑儿’的,确实大有人在,可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关北京土语的书中,记载的都是‘锅儿挑’。”
张绍荣是北京曲剧团的老演员,家里往上数几辈儿都是老北京。他对记者说,起初剧组对这个名字也有争议,大多数人都认为应该读“锅挑儿”。但他们查了资料,又请教了剧院的老前辈、今年已经80岁的正红旗老曲艺艺人赵俊良,才确定叫《锅儿挑》。“在老北京话里,一般儿化音都放在名词的后面。”张绍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