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人文纵横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文化科技融合 助推产业升级




 中国文化报 >  2012-12-0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科技融合 助推产业升级
——2012文化科技创新论坛专家观点摘编

    吴  忠

    (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李凤亮

    (深圳大学副校长、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向  勇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肖永亮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数字媒体研究所所长)

    花  建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顾  江

    (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郭良文

    (台湾交通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

    张京成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编者按:2012年11月24日,时值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内在机理与战略路径研究”开题一年之际,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指导,深圳市委宣传部、南山区人民政府、深圳大学主办,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与南山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承办的“2012文化科技创新论坛(CTIS2012)”在深圳大学举行,来自两岸三地文化产业管理界、企业界、学术界的专家和精英齐聚本届论坛。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文化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战略路径之一。在2012文化科技创新论坛上,专家们思想碰撞,新见迭出。现将论坛部分专家发言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文化科技融合与深圳发展经验

    文化和科技融合过程中,文化绝不是被动地、机械地、简单地受制于科技。文化发展提出了科技创新需求,科技创新为文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文化表现形式拓展文化传播渠道和传播能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及二者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共同形成城市的创新力、竞争力、凝聚力,为城市文化精神注入刚劲有力的生长力。

    深圳是我国探索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较早较好的地方。就文化与科技融合模式发展而言,最典型的是华强科技。当时我们认为这个企业成长非常好,而且代表着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光明日报》曾发表文章《探索文化与科技结合之路 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其中提出“文化+科技”的深圳模式。“文化与科技融合”,已经成为深圳文化发展的基本模式。

    深圳文化科技融合是文化立市和自主创新两大城市主导战略的融合,是《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和《深圳市文化产业促进条例》两套法规政策体系的融合,是文化创意和高新技术两大支柱性产业的融合,是文博会和高交会两大国家级平台的融合,也是文化和科技复合型人才的融合。这样产生出“1+1>2”的叠加效益,培养出了腾讯、雅图、A8音乐、华视传媒、环球数码、华强文化科技集团等一大批文化科技领军企业。

    2012年11月,深圳市召开了科技创新大会,会议正式出台了《关于努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等文件;在关于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若干措施中,提出了实施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十大工程。这些重要举措有利于我们以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为主线,集聚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能力,实现文化科技创新的双重驱动的战略目标。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既是重大实践问题,同时也包含一系列的理论问题,如融合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融合的机制是什么?战略路径是什么?应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政产学研相关部门应怎样各司其职?这些问题要研究先行。

    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34个字,内蕴丰富,影响深远。“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必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和攻坚方向,其中尤为关键的是要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型升级。

    近年来,基于满足人民群众丰富文化需求、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三重需要,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是进一步优化文化创意产业结构,实现文化创意产业从“速度”向“效益”“质量”转变,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区域影响力、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其基本目标应包括:模式先进,结构合理,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基本建成;落后产能逐步淘汰,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的新型业态发展良好;品牌效应突出,附加值增长明显;增长稳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国际竞争力、合作力、影响力增强;“航母”领航功能及“小船”突击能力同步增强;对行业的牵引作用发挥明显,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在加快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中,推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目前我国文化科技融合的主要问题包括:(1)文化生产层面:科技强、文化弱的状态没有根本改变,融合的地区、行业差异明显,“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尚未建立;(2)文化消费层面:对新生代青少年文化消费群体了解不深,片面迎合其浅层次文化消费体验,从而导致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两张皮”,文化作品难以令文化消费群体形成深层次文化认同;(3)文化管理层面:条块分割导致部门和行业协同不足,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促使政府在公共文化科技平台的打造上缺位,尚未找到文化科技融合的准确战略路径。

    藉此,推行新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国家战略势在必行,具体可包括七大举措,即:注重科技创新引领;加强文化原创激励;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孵化文化科技品牌;打造文化科技航母;发展文化科技总部;培养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等。

    超越硬创新:从软创新到巧创新

    十八大提到以创新驱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创新可分为硬创新和软创新。创新理论学家熊彼特提出了产品、流程、材料、组织和市场5种创新类型;现代管理理论之父德鲁克认为创新是赋予资源新能力、创造财富的一种活动;经济合作组织将创新分为产品创新、过程创新、组织创新和营销创新。这些创新都属于硬创新,都是“功能性”创新,侧重于对产品实施技术性、科学性的功能改变。硬创新就是以科技为主导的创新。

    英国学者保罗·斯通曼提出软创新概念,认为软创新是一种“主要影响产品和服务感官知觉、审美情趣、知识认知的非功能性表现”的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现代人越来越渴望象征内容。今天,所有传统产业都必须导入内容战略,都要让自己的产品与服务成为内容的载体。文化策略正成为新的企业经营模式和区域发展模式。软创新是针对产品的创新、是改变产品象征价值的创新。

    一般来说,文化价值包括膜拜价值、展示价值和体验价值3种样式。其中,文化产品的体验价值又分为3个层次:感官体验、情感体验和精神体验。体验价值是一种审美价值。我们看到,这些价值都是传统的硬创新所无法解决的,需要借助软创新才能实现。软创新就是以审美变革为主导的创新。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就是要超越硬创新,关注软创新,实现硬创新与软创新的融合创新,达到“巧创新”。巧创新分为审美价值创新和功能差异创新两个面向。“审美价值的巧创新”推动了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带来了文化产业规模效益;“功能差异的巧创新”是基于技术变革和价值突破的创新活动,包括垂直差异化和水平差异化,不仅在审美或认知上进步,而且在功能性上也有改进。巧创新推动了产业边界的消失,推动了产业之间的融合。巧创新的保护机制最为关键的手段就是对知识产权的坚决落实。硬创新大多以专利的形式得到保护;软创新大多以版权、商标和工业设计权的形式加以保护。

    文化科技融合辨析

    我们可不可以挑战一下目前流行的提法?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文化科技融合”似乎把“文化”和“科技”作为相对孤立而平行的两个概念。“文化科技融合”试图表述一个安全系数很高的概念。但是,词义所指的是怎样的关系?文化+科技?文化的科技?如何组合这两个词,可能会生发对其不同的理解。是“文化的科技”的从属关系还是“文化与科技”的并行关系?

    从严格意义上说,科技实际上就是文化的一部分。科技集结的成果本身属于文化包含的范围。由此,是不是“人文科技融合”提法更妥?在学理上更严谨?科技不是突然出现的新东西,也不是我们时代的新命题,而是一个在这个时代如何更加凸显它核心作用的问题。在所有艺术和文化产业化的过程中,文化创意产生动机,创新是我们追求的结果或者效果。一个在非物质范畴,一个在物质范畴。把创意变成创新成果的过程叫“创作”。这个过程中从来都是由技术方案、科技手段来完成的。

    现在我们面临表述不清的问题。如果提出文化科技融合,就必须把文化中某些类别所指区分出来,否则容易产

    逻辑错误。狭义的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即使从狭义的文化定义,科技从属于文化知识范畴,是文化集合的子集,岂不是能推导出科技与科技融合的伪命题?由于概念不清晰,我们很多时候一直被纠缠在理论上的模棱两可当中,很难对当下社会实践产生实际意义。

    学术界脱离实际的通病历来存在。然而,做研究首先应该界定问题,找到问题切入点,提出这个问题点的解决方案和方法,即美国实用主义“问题驱动”的研究。“问题驱动”式研发在美国是一个普遍现象。由于艺术追求和创新的需要,美国很多公司追求当代科技进步最高最新成果,将它们及时转化为创作表现力,为了艺术表现的唯一性,提高艺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将科技尖端高新的部分应用到电影工业,从而改变了观众的视觉感受和审美体验。

    现在我们也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作为一个科技创新文化融合的国家工程,有哪些具体项目和如何攻克一些具体难关?据说上海为了落实文化科技融合,正在制定务实的计划,提出可以落实的具体攻关项目。技术具有显现性,比如一些核心技术、一些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些任务都可以精准地界定和逐步完成。我们下一步需要把各文化产业领域或行业中需要的科技创新具体事项搞清楚,研发自己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支持国家创新体系。

    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三大战略举措

    党的十八大勾勒出中国走向世界强国的愿景,其中要全面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必须深入研究和落实以下3个方面的战略举措。

    第一,在空间布局方面,要使得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大布局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实行有效的配合。从2008年以来,国家相继批准颁布了30多个区域发展规划,形成有梯度、有波次、有重点的新地缘发展战略。这一地域发展格局,更加注重区域的协调发展。有鉴于此,国家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战略布局,应该与这一全国区域发展大格局相适应,突出中心城市和重点地区作为文化科技融合的增长极,同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鼓励各地多样化发展模式。

    第二,在时间进程上,要把握好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战略的分步骤推动和系统化建设的关系。从国家层面上看,文化与科技融合,不仅仅是开发科技含量高的文化产品,也不仅仅是开发可以应用于文化领域的科学技术,而是一个从政策机制到培育主体、从基础设施到人才培育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一)开发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通用技术,掌握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主动权;(二)培育一大批科技型的文化企业和文化机构,发挥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作用,成为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的强力主体;(三)推动文化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资本化,形成文化——科技——资本——市场的良性循环,扩大文化科技的产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四)建立有助于文化科技融合的机制和政策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组合创新、赶超创新的多样合力和多样化路径。

    第三,在开发效益上,要把文化和科技融合落实在提升产业能级,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上。文化产业的重要规律是以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方式运行,注重产业链与价值链在产业运行中的互动与统一,而文化科技融合是提升和重组产业链、提升产业效益的强大动力,不可能遍地开花,必然突破核心环节,强化成果应用,有所为,有所不为。上海市近期制定的《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坚持融合发展、坚持联动推进、坚持应用导向、坚持聚焦突破、坚持创新提升的五大原则,提出了突破实施文化科技融合的三大关键技术:1.创作环节——实现开放、高效、协同;2.传播环节——实现高速、有序、安全;3.展现环节——实现逼真、沉浸、交互等;并且提出发挥上海多领域优势,集中突破数字高清电影创作管理系统、数字出版的内容创作和投放发行等七大示范工程等。像这样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推动有力的文化科技融合举措,应该是多多益善。

    文化科技融合中政府和企业的着力点

    很多人在谈文化科技创新中政府的体制机制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机制是企业层面问题,不是宏观制度问题。每次讲文化创意产业园多少基地多少,很好听也很好看,但多数园区都在做餐饮。我们要反思文化科技园区究竟怎么发展?政府应该做什么?哪些又需要企业来做?

    文化和科技融合一定不能忽视制度环境创新,尤其是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资源分配问题。很多地方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的地方,作为创新主体的民营企业投融资渠道十分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政策推动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效率低下和制度缺失等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中国人的民族自信普遍不强,不愿意购买本国产品。譬如,江苏有一个大的水晶企业,最贵的水晶做出来不到600元,而同样质地的水晶在施华洛世奇基本都在1000元以上,而且卖得很火。如何培育民族自信,提高文化自觉也是政府在文化科技融合中应该思考的问题。当然,这里面也涉及品牌价值问题,这就需要依靠企业来发挥作用了。

    企业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设计以需求为导向的商业模式再加上企业战略资源来发展文化科技。淘宝网这一商业模式充分利用数字化和信息化,满足了人们即时消费的观念和需求,引领了全新的消费模式。苹果公司是文化和科技结合最典型的范例。虽然乔布斯几次失败,但一直在思考人们未来需要怎样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和理念,从而创新了一种崭新的理念和商业模式,这才是科技与文化结合

    最高境界。

    以上事实也从侧面说明了文化科技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一个城市真正要把文化科技结合起来,还要在吸引人才上下功夫,人才有了项目就有了。当然,也有很多人说要培养文化科技人,但这样的人才不完全是培养出来的,只有在合适的企业以及合适的位置上,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没有这种可以提供合适位置的企业文化,是不能形成具有文化科技融合的机制和基石。

    文化科技企业还需要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技术还是产品?或者是其他什么?如果腾讯的社交功能被其他替代以后,那么腾讯和其他网站相比,竞争优势在哪?假如facebook进入中国,腾讯遇到的挑战会很大,因为它的替代性很强,并且facebook是世界上通用的,现有的社交网络平台该如何面对?

    各级政府和文化科技企业应该深入思考上述几点,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科技创新连接到文化内容,把国家文化科技融合平台延伸到整个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

    有关文化产业的讨论,多数人都重视产业,但多数时候都没有谈文化、忽略创意。我以兰屿达悟族的数字化典藏与推广为例,说明文化如何保存、再现或者进一步产业化。

    达悟族的人口只有两三千人,但他们拥有非常特殊的文化,有许多非物质文化的内涵在其中,在人类学上的意义独特而重要。5年前有一个达悟族的牧师受邀到玄奘大学虚拟摄影棚,我们运用摄影棚、3D技术与虚拟场景设计来模拟兰屿的真实教堂背景,并请他在影棚中录制了一小段牧师讲道的内容。影棚中并没有讲台,一切都是虚拟的。我们的团队进行了8年达悟族的数字化典藏工作,把许多当地特殊的传统文物、歌谣与影像内容,以数字化、加值化的方式予以表现。我们所做的,除了达悟族传统文化故事纸本书籍的出版之外,还有电子书的制作以及网络版本的内容。所有的编辑内容都与当地人合作完成,这是一种合作式、参与式的发展。另外,我们把所有的重点内容都用英文进行翻译,透过数字技术,让很多重要的文化故事得以参与到全球化的过程中。

    过去人们常常谈到“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概念,但这些观点通常是强调一种由全球的角度进行同质化的过程。这其实是一个标准化的想法,是一种主流甚至西方化的概念,目标是要共同化。有学者另外提出“全球地方化”(glocalization)概念。这个概念强调全球与地方要有互动,不过这种想法仍然存有一致性与标准化的观念,也就是在共同化中容许些许差异存在,然而并不强调地方性的差异。

    但地方特色与主体性才是文化产业最根本的源泉,因此我提出一个叫做“地方全球化”(localblization)的概念。提倡地方的主体性,由地方出发,进行全球化的过程。这个概念的重点不在标准化,而是多元化,从差异中寻求共通性,差异是这个概念的重要价值。地方全球化是一种非主流、非西方的概念,非常强调地方特色。这个地方所指涉的并不是一个小小的地方,像整个中国就是一个地方,整个欧洲也是一个地方。这个概念很强调差异性跟地方特色的展现。

    文化是什么?文化从哪里去找?我的想法是,文化应该要从各种地方特色中去寻找,就像我们发现达悟文化一样。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先要能掌握自身的特色,充分发掘文化的内涵与底蕴。透过特色的发觉跟掌握,进行多媒体与数字技术的保存工作。同时,透过多语言的传播过程以及网络的运用来达到文化产业推广的目的。

    简单地说,我认为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要以“地方全球化”为理论根据,战略上以网络跟互动科技的运用为策略性手段,方向上重视使用者与消费者的经验导向。换句话说,从地方全球化的落实为出发点,进而达到文化产业推广的目的。

    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的战略选择

    十七届六中全会从全党高度和全国范围空前突出了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为落实全会精神,北京提出了实施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

    北京的优势,核心在于“智力、人才密集”“中央资源富集”的首都优势。由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资源消耗小、环境污染少、附加值高、就业潜力大等重要特点,首都的功能定位是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文化中心,“双轮驱动”战略是对首都功能定位的有力诠释。

    科技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作用是多层次的,科技创新能够引领、支撑文化创新。一方面,没有科技支撑,很多文化创作只能是镜花水月,难以形成能够走向市场的文化创意产品。比如电影《阿凡达》十年磨一剑就是最好的例证。另一方面,一些高端的文化创意业态,直接就是由科技推动的,科技不断在拓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外延。比如动漫、网游、数字出版等,代表着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这种竞争力的形成,文化只是一种资源基础,科技恰恰为这种业态的兴起提供了源动力。

    反过来说,只有科技,没有文化,再完美的科技产品也只是一副机械的躯壳,形不成巨大的品牌影响力。比如苹果公司出品的系列产品,技术方面的品质只是一部分原因,而成功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自身文化品牌的塑造,产品所富有的独特文化内涵,使用苹果产品成为一种差异化的文化精神体验,这是其成功的关键。可见,将文化这样一种无形的东西,注入到有形的科技产品之中,能够产生巨大的价值叠加效应。

    具体来讲,文化科技融合,就是要组织文化领域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转化应用。企业是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的主体,扶持一批品牌文化科技企业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最好方式。另外,参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加强文化产业支撑技术认定内容,搭建文化科技融合研发交易平台,营造良好环境,是推动文创产业发展的基本保障。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