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艺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专题
  标题导航
携手数百位艺术家回馈观众
半生风雨路 一世淮剧情
国家京剧院新春演出月将办
中国爱乐百张唱片获奖
北京朝阳大学生艺术节开幕
《莎士比亚书店》出版发行




 中国文化报 >  2012-12-20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家大剧院五周年庆生
携手数百位艺术家回馈观众

    《风雪夜归人》剧照   高 尚 摄

    黑  妹

    12月22日,国家大剧院将迎来五周岁生日。歌剧《罗恩格林》、《运河谣》,话剧《风雪夜归人》将先后上演,“公众开放日艺术节”等系列活动将陆续展开。

    五台大戏庆五周年

    每年生日,国家大剧院打造的院庆大戏都备受瞩目:从原创京剧《赤壁》到原创舞剧《马可·波罗》再到国家大剧院版歌剧《托斯卡》等,每年的压轴之作几乎都成为了当年最具轰动效应的重磅大戏。国家大剧院演出部部长李志祥表示,今年五周岁生日,国家大剧院同时拿出一“西”一“中”两部全新大戏回馈观众:瓦格纳经典歌剧《罗恩格林》和吴祖光经典戏剧《风雪夜归人》。

    12月初,国家大剧院盛邀国际著名导演强卡洛倾力打造的瓦格纳经典歌剧《罗恩格林》,在它诞生162年后,首次亮相中国舞台。《罗恩格林》不仅云集众多国际“大牌”瓦格纳唱将,在吕嘉执棒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与合唱团的表现也堪称“惊艳”。而在今年4月,国家大剧院制作的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有艺术评论人撰文写道:“时至今日,还没有任何一家国内歌剧机构敢在一年内接连推出两部瓦格纳大型歌剧,而国家大剧院做到了这一点。”

    《罗恩格林》之后,国家大剧院最新制作的话剧《风雪夜归人》也于12月15日至24日与观众见面,在戏剧场连演10场。此次《风雪夜归人》的主创主演团队,集结了国内戏剧及影视界的顶尖阵容: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著名导演任鸣执导该剧,知名演员冯远征、余少群、程莉莎、刘桦、梁丹妮、丛林联袂主演。

    除了这两部新戏,此前曾热演两轮的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运河谣》也将在12月22日至28日再次开启大幕。这部以京杭大运河为背景的歌剧历时两年精心打造,今年6月一经推出,便引起热烈反响,当时参加国家大剧院第四届世界歌剧高峰论坛的各国嘉宾对此剧赞不绝口,而在短短半年内三度复排、三度上演也足见该剧的超高人气。在新一轮演出中,歌唱家王丽达、王宏伟、王莉、孙砾共同组成的“央视青歌赛金奖”阵容将再度联手献唱这部感人至深的歌剧。

    与此同时,两台精心策划的音乐会也将是国家大剧院五周年院庆的“重头戏”。12月24日、25日,一年一度的《世界歌剧经典音乐会》将如期而至。作为国家大剧院的经典演出品牌之一,今年的两场音乐会汇集了戴玉强、孙秀苇、张立萍、袁晨野、么红等20位当红歌唱家,届时,他们将奉献《魔笛》、《蝴蝶夫人》、《图兰朵》、《伊戈尔王》、《阿依达》等一系列经典歌剧中的著名咏叹。歌剧Gala落幕之后,钢琴家郎朗也将在12月27日献艺。音乐会上半场,郎朗将为观众带来肖邦的全部四首叙事曲,下半场他将牵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奏响同样波澜壮阔、华丽宏伟的《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以此作为对国家大剧院五岁生日的特别献礼。

    公众开放日打造“艺术狂欢”

    自2008年始,为回馈社会各界和广大观众的关心和支持,国家大剧院将每年的12月22日,也就是其正式开幕运营的日子,定为“公众开放日”,免费向公众开放。每年的这一天都是国家大剧院最热闹的一天,上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走进剧院,观看节目、参与活动,分享艺术之美。

    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邓一江介绍,今年国家大剧院煞费苦心,从“公众开放日”到“公众开放日艺术节”,不只是名字的变化,而是整体活动的升级,从上午9时到下午5时,39场演出、20项艺术活动在1天里集中展示,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央民族乐团等10多家艺术院团的500多位艺术家将在剧院各处与观众零距离接触。

    在国家大剧院公共空间,将有演员身着《阿依达》士兵服装列队展示,或有演员身着国家大剧院歌剧服装进行巡游表演,或有歌剧《卡门》第一幕烟厂女工片段表演惊喜登场。小朋友们也有自己的舞台——琵琶演奏家吴玉霞、歌剧艺术家丁毅、青年舞蹈艺术家王亚彬、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宏图,将携手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北京市一七一合唱团、北京舞蹈学院附中、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带来青少年民乐、歌剧、舞蹈、戏曲演出。

    此外,姜昆、蓝天野、濮存昕、郁钧剑等艺术家将跨界展示其“琴棋书画”才艺;西餐厅里,赵汝蘅、陈佐湟、吕嘉、魏春荣、李宏图、陈萨等艺术家将与国家大剧院特邀的100位观众共享“艺术家午餐”,畅谈艺术;在国家大剧院艺术资料中心,李光羲、叶佩英等艺术家将与国家大剧院会员一起,同台表演歌剧咏叹调、钢琴四手联弹、戏曲联唱、话剧片段,还有众多文化名人跨界畅谈与高雅艺术的故事;“艺·境——国家大剧院院藏品展”“回眸经典——国家大剧院原创与制作剧目展”“精彩在这里绽放——国家大剧院艺术成果展”“聆听的历史——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上线一周年特展”四大艺术展览也将登场,展厅里也将有艺术家为观众讲解。

    邓一江特别强调,今年公众开放日除了国家大剧院邀请的青少年学生、打工子弟等特殊群体,其他所有观众仍和往年一样,实行“免费不免票,提前网络预订”政策。

    五年收获800万观众

    自2007年12月22日正式开幕运营以来,国家大剧院已经走过了整整5个年头,吸引了800余万人次的观众和游客。从人们充满疑惑的建筑到中国文化领域的航母,从世界表演艺术领域的新生儿到重要一极,国家大剧院用5年时间锻造为全球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艺术生产能力非常活跃的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用5年成为首都北京乃至全国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心理”地标。

    在邓一江看来,这都缘于国家大剧院始终坚持“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宗旨,坚持准确的功能定位、科学的运作模式、正确的发展战略。他介绍,过去的5年,国家大剧院商业演出3914场,平均每年800场,5年来商业演出共售票约434.2万张,演出收入约15.1亿元,平均销售率约81.2%。

    国家大剧院形成了新春演出季、夏季演出季、秋季演出季三大演出季和院庆演出周的全年演出设计,并打造“中国交响乐之春”“五月音乐节”“国家大剧院歌剧节”“漫步经典音乐会”“国家大剧院舞蹈节”等多个深受公众喜爱的演出品牌;迎来了中外543家艺术团体、14.8万人次艺术家,涵盖国内31个省区市和我国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56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一流的交响乐团、指挥家、芭蕾舞团、艺术家,以及国内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五个一工程”、中国戏剧奖、文华奖获奖剧目和各领域的名家新秀等,都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

    与此同时,国家大剧院大力开展艺术创作生产,制作包括京剧、歌剧、话剧、舞剧等表演形式的剧目28部,演出共计443场,其中京剧《赤壁》迄今为止已经上演11轮次63场,话剧《王府井》上演5轮次63场,歌剧《西施》上演5轮次21场。

    5年来,国家大剧院共举办“周末音乐会”“经典艺术讲堂”“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周”等艺术普及教育演出2739场、活动2463场,惠及观众达241.6万人次;举办表演艺术主题展169个,接待参观观众322.3万人次。

    12月18日,国家大剧院舞美基地举行奠基仪式,也为剧院的五周岁生日增添了喜庆。舞美基地选址在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占地面积5.59万平方米。该舞美基地是服务于国家大剧院艺术生产的配套设施,建成后具有集合成排演、舞美设计、布景道具、服装制作、舞美艺术交流、仓储、演员住宿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可为国家大剧院的剧目制作和对外交流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更好地发挥国家大剧院作为文化产业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