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国平
由常剑钧、胡红一编剧,卢昂导演的大型壮剧《赶山》,是一出恢宏悲壮、至情至性的史诗巨篇。作为2012年广西重点打造的优秀剧目,该剧演绎的是远古壮乡的传说故事:第八十一代织锦传人雅杰娽刚织完藏有壮家幸福密码的美丽壮锦,山巅上那只对壮锦企盼了千年的石鸟诺藤便施展魔法,窃走了壮锦,将它化为了自己身上艳丽的羽毛。为了壮家的幸福,为了追回壮锦,母亲雅杰娽率领三个儿子踏上了凶险艰难的追赶之路。石鸟一路设计阻拦母子四人,而壮人的坚忍不拔,壮人的孝心忠义,壮人的视死如归,壮人的义无反顾,感动了原本无情的石鸟。当雅杰娽用计瞒过了小儿子,举身蹈火,化为满山红棉时,被母子的壮举彻底征服了的石鸟,忍着巨痛拔掉身上的羽毛,将美丽的壮锦归还壮乡。
广西戏剧院壮剧团精心打造的《赶山》,几乎涵盖了壮民族生存、繁衍、壮大历程中所有的生命符号,融汇了广西地域独有的布洛陀、壮锦、铜鼓、矮马、马骨胡、驮娘江、干栏、天坑等文化元素。神奇的石鸟是该剧的独创,也是全剧情节的关键,偷锦的是它,引发母子翻山越岭追赶的是它,从无情冷血到被人类所感动,直到最后忏悔羽殇、归还壮锦的还是它。赶山的坚忍和石鸟的转变,形象地揭示了壮民族执着顽强、至情至性的生命历程和精神大爱。
母亲率领三兄弟赶山组成了该剧情节的核心内容。全剧正是围绕着这一核心情节展开冲突和结构剧情,层次清晰地揭示了三兄弟不同的性格和母爱的伟大,揭示了石鸟被感化的内心历程,而石鸟的感化是以母亲和两个儿子的自我牺牲为代价的,全剧充满了浓烈的悲剧色彩。
壮剧《赶山》的编剧常剑钧是仫佬族诗人,该剧文本就是一篇壮美的诗篇,语言洗练,善用比兴,极富诗意和民间色彩。“短短的腿走长长的路,矮矮的身爬高高的坡”,如此美妙的文字,全剧几乎俯拾皆是,大俗大雅,值得回味。导演注重突显本剧独有的风格,创造了非常适合剧本内涵的呈现样式,给观众以视听和情感的强烈冲击。演员的精彩表演可圈可点。该剧的音乐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间元素,充满了壮剧的特有魅力。壮剧《赶山》是用壮民族的精神着力打造的广西气派、壮乡风格的优秀壮民族舞台精品,可喜可贺!我相信,在全体主创的不断打磨下,该剧一定会唱响广西,走向全国。